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智能 >

刘自鸿:曾怀揣梦想 如今“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发布时间:2022-01-29 18: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柔宇科技创始人、CEO刘自鸿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对着蝉翼柔性屏吹了一口气,原本垂直的屏幕像一张纸一样开始摆动。

  那是2018年10月31日,刘自鸿意气风发。当天柔宇科技抢在华为、小米等各大手机厂商前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手机FlexPai。搭载着柔宇自研的柔性屏,这款重量为320g的产品折叠起来能变成一款智能手机,打开之后能切换成7.8寸的平板电脑。舞台上,这位斯坦福博士高举FlexPai强调道:“这是一款产品,不是模型。”

  三年来,虽然各大厂商都陆续发布了折叠屏手机,但这仍然是小众产品,被网友称为“有钱人的玩具”。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194.7万部,同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占比仅为0.15%。2021年三季度,折叠屏手机全球出货量为260万部,同比虽然大幅增长480%,但同期全球智能手机销量3.4亿部。研究机构预测,折叠智能手机2022年的销量才将突破千万部级别。

  不过,随着革命性的创新陷入停滞,折叠屏成为手机的新卖点,也是主流手机厂商输出品牌高端、创新的最优选,热度渐高。2021年12月23日,华为推出P系列首款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当天,OPPO的折叠屏手机Find N系列开售;苹果虽还未推出折叠屏手机,但市场预测其搭载8英寸QHD+OLED显示屏的折叠屏手机将在2023年上市。目前,在全球市场上,三星折叠屏手机一家独大,占了93%的份额,华为占6%。

  而此时,推出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的柔宇,却因欠薪传闻深陷泥潭。柔宇员工爆料,柔宇从2021年10月开始拖欠全员薪酬,9月只发了40%薪资。在2021年11月30日举办的员工大会上,刘自鸿对员工们坦陈了目前柔宇的资金现状,并称两次IPO失败都有外因。

  柔宇成立于2012年,成立次月,便获得深创投和松禾资本共同发起的A轮融资,交易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9年内,柔宇完成了13次融资,投后估值超过60亿美元,哪怕在一众明星创业公司里,融资金额也堪称翘楚。但如今,对于资本、技术集中的显示屏行业,这样的金额似乎难以支撑柔宇“过冬”。

  2012年,刘自鸿带着“把世界掰弯”的梦想从IBM离职归国,并在2014年推出0.01毫米超薄柔性显示屏。他身上寄托着一种技术人才改变世界的梦想。真格基金合伙人徐小平曾因错过柔宇痛心疾首,事后他解释,“觉得A轮的项目这么贵,丢不起这个人”,“最重要原因是我违反了我的投资哲学”,他后悔感慨:“你想他们3个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放弃了最好的工作,3亿美金也应该投啊。”

  在一次次融资中,柔宇这家资本宠儿一步步往上。但创业是在万米高空中走钢丝,那根维持平衡的杠杆两头,一头是技术,另一头则是市场。如果长期丧失造血能力,跌落或许是瞬间的事。

  12月9日,刘自鸿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配文: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资金紧张持续已久

  2021年2月10日,柔宇人看到的曙光忽然熄灭。

  当天,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二)调查原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在此之前,2019年底,市场传出柔宇筹备在美国IPO最多融资10亿美元的消息,但迟迟没有进展。2020年12月31日,柔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IPO招股书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144亿元。

  但更艰难的时刻或许还没到来。2021年12月,柔宇前员工向媒体透露,柔宇资金紧张是长时间存在的现象。从2018年起,年终奖就存在推迟或者未发放的情况,公司福利也开始随之减少。此前工资发放一直正常,但从2021年10月开始,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柔宇并非不清楚公司面对的风险。申报稿中指出,公司从事柔性电子产品的下游行业对于柔性电子产品需求尚处于初期,公司正逐步经历从研发到下游客户拓展的关键阶段,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小,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公司将面临难以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

  柔宇曾用两年时间实现柔性屏从0到1;又从2014年开始用了4年时间实现1到N——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刘自鸿将2018年之后定义为N到N+,最为核心的任务是开拓它的应用。但这一阶段,柔宇开启了“盲人摸象”的阶段。

  事实上,2018年年底,柔宇折叠手机发行后,一片质疑声就随之袭来。有人质疑这种创新是否是一个市场不断教育人们从而产生新需求的过程;也有人不理解屏幕制造商柔宇为什么要进入如此拥挤的手机赛道。

  “很多人认为手机是红海,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如果把折叠屏手机看成传统的手机,也许它会是一个红海,但不是所有能打电话、能上网的手机就是好手机。”刘自鸿曾这样回应。

  那时,刘自鸿对外信心十足:“柔宇的良率在业界非常高,柔宇柔性屏在国内外也已有数百家大客户,过去几年一直有主流手机厂商前来与柔宇谈合作,柔宇的心态是开放的。”

  但这种口头的合作与开放的心态直到今天也没为柔宇带来实际效益。在柔宇对外的宣传中,柔宇有to B和to C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to B领域,柔宇拥有LV、空客、泸州老窖等客户,为其提供柔性屏产品;to C方面则推出了Rowrite手写本、折叠屏手机等产品。

  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申报稿),2019年,柔宇科技营收不过2.2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7亿元。也有人将其营业收入和市场费用对比起来,质疑其合同的真实性。除此以外,柔宇的研发费用也高居不下,自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6亿元、4.88亿元、5.86亿元和5.83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8.17%。

  “我们(创业)最早的时候内部就做了很多讨论,现在可以非常直接地说,我们不是一个纯粹的面板企业,我们是to B和to C齐头并进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刘自鸿曾这样定位柔宇,“过去几年间,一直和团队在思考一个问题:柔宇究竟想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一名和刘自鸿有过接触的创业者表示,创新值得肯定,但创新的前提是要活下来。没有核心产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也无意义。

  目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财大气粗”的中国面板商已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华星光电也均供应或布局柔性AMOLED。

  京东方已拥有三条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出货约4000万片,目前已为华为等品牌提供高端柔性AMOLED产品,此前华为Mate Xs、Mate X柔性折叠屏均为京东方独家供应。维信诺公告透露,连续12个月累计获得荣耀柔性OLED屏订单22.485亿元。

  反观柔宇,在急需技术爬坡和扩大产量的时候,遭遇资金危机。不过,有媒体报道,参与柔宇科技A、B、C三轮融资的松禾资本,正牵头现有股东和有意向的投资方进行新一轮可转债融资,以帮助柔宇渡过难关。

  前有狼后有虎

  深圳龙岗区,刘自鸿站在工厂外,一一将记者送上车后,又登上大巴车,双手合十,言辞恳切地希望媒体“能对柔宇多一些理解”。那是2019年,柔宇先后几次开放了工厂参观,试图让外界能更加走进这家充满质疑的公司。

  刘自鸿身后是占地10万平方米的柔宇生产基地,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在这里,每立方英尺0.5微米的颗粒物要保证小于100个、无尘洁净程度达到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标准的产线,这是柔宇百亿融资砸出来的水花,也是下一步百亿融资里最重要的计划。

  柔宇工厂2015年10月筹建,2018年6月一期产线点亮投产并实现大规模量产上市,按照8寸左右屏幕计算,能达到280万片/年产量。当时,刘自鸿介绍,二期正在推进建设中,基于一样的技术路线、一样尺寸,建成后预计整体年产量可达880万片/年。

  柔宇在招股书(申报稿)中称,公司虽掌握业内领先技术,但目前尚需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满足客户对于大规模量产的需求。在其计划里,IPO拟公开发行1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募集资金144亿元,其中约50亿元计划用于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项目。

  虽然融资金额单位以亿计算,但对于显示屏这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柔宇融资并不算高。

  从2002年进军面板行业以来,京东方以负债经营、杠杆融资并购的方式扩产建厂。至今,京东方融资超过700亿,几乎是一家工业企业能在资本市场所做的最大融资。因融资金额巨大,早期京东方也广受诟病,《南方周末》曾评价其“圈钱”技艺极其娴熟。

  正是这700亿让京东方走到了面板龙头的位置,京东方先后在合肥、成都、重庆、福州、北京等地建设了14条产线。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曾总结了京东方的发展模式:“投一条200亿的产线至少需要100多亿的本金,没钱怎么办?我们跟地方政府商量,通过资本市场向当地的资本投资平台定向增发,拿到资金后,我们再把这部分钱投入到当地去建设企业,去发展。”

  柔宇试图以不同的技术路线重新定义行业。为降低成本,柔宇采取独立于三星LTPS阵营之外的技术路线:ULT-NSSP柔性屏技术路线。刘自鸿认为,正是由于采用了低温工艺和非硅材料以及更为简单的制程工艺,设备投资成本也相应大幅降低,因而柔宇的产线的投资额远远低于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家。例如,京东方日前宣布量产的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投资额高达465亿元,而柔宇一期产线的投资仅为110亿元。

  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十年前,面板行业面临的困境,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以一言蔽之,“没有液晶面板寝食难安”。作为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基地,中国内地一度因不能自产液晶面板,不得不高价从韩国、中国台湾面板企业手中采购,京东方代表的是国产替代的主题。如今,这样的时代命题已经不再,还年幼的柔宇要面临特大巨头京东方、三星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

  “没有历史包袱的创新者。”刘自鸿曾这样形容柔宇。他认为,柔宇不像传统面板厂商在LTPS技术等方面投入过数百亿甚至千亿的资金,因而可以开发自己的ULT-NSSP技术路线,“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可以全新开始”。

  但在陈炎顺看来,面板业像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一样,前有狼后有虎,一定要做到全球前五名去,骑在中间,稍不小心就会被吃掉。没有高投入,没有规模化,就跻身不到第一阵营,就只能被一线厂商打压得无还手之力。

  如今,这条虎狼遍布的高速公路柔宇或许更难走。

上一篇:直播带货,合规才能“火”得久
下一篇:“联星北斗导航”等APP涉嫌消费欺诈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