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常州:把社会的事“变”成自己的事 诉讼事项一网通办、民生案件特事特办、法官下沉网格一线、积极延伸司法职能……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纵深推进以来,江苏省常州市两级法院坚持便民、为民、惠民宗旨,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心用情将每一件实事落到实处、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变成“头等大事”
今年4月,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六督导组在常州开展督导。在溧阳市人民法院天目湖人民法庭内,一沓放置于窗口的“人民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引起了督导组的关注。邀请每一位来到天目湖法庭的群众参与问卷调查,是天目湖法庭开门搞整顿的“独家法宝”。通过引入评价机制,细致梳理群众反馈意见,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对症下药,及时查纠整改,天目湖法庭切实将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效果转化为为民办事的行动,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主动创新方式,开展人民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督导组为天目湖法庭的好做法点赞。
家住常州市新北区的史某最近感受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诉讼服务。他的专利被北京一家企业侵权后,史某来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使用跨域立案服务,不到1个小时就在“家门口的法院”提交了立案申请。史某感慨地说:“跨域立案让老百姓无须舟车劳顿,省钱又省时间,是真正为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常州市两级法院从群众关心的小事着手,大力提升诉讼服务品质,倾力打造线上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移动服务端、一网通办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引导当事人利用信息化平台办理相关诉讼事务,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诉讼。目前全市法院已实现网上立案常态化,跨域立案人民法庭全覆盖。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诉讼服务站,更是广受上班族、出差族等特殊诉讼群体欢迎。
4月中旬,在常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会议室内,正在进行着一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赃款发还会。与以住不同的是,放眼望去,偌大的会议室内不见一个受害群众的身影,只有3名法院干警就座于台前,他们或是手持手机,或是面对电脑,原来这是一场线上发还会。受害人无须赶到法院,就可以领到钱款。线上发还会当天,经开区法院为36名受害群众共计发还案件赃款近130万元。
把企业的“发展难题”变成“司法答题”
今年4月,溧阳法院受理了一起盗窃案件。根据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某系某动力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因沾染上赌博恶习,铤而走险,秘密窃取了公司的激光器、氦检仪等机器设备,卖给专业从事回收业务的刘某等人,涉案价值超过10万元。
在审理中,法官段云松了解到涉案的部分机器设备仍然在回收人员刘某处,且刘某正准备拆分处置。据动力公司反馈,虽然该部分机器设备的回收价格仅不到10万元,但机器设备涉及高精技术,关系到公司相关生产线的正常运营,若无法及时重新投产,将会造成公司巨大损失。为保障动力公司尽快恢复相关生产经营,段云松立即联系回收人员刘某,经过做细致的工作,刘某表示愿意配合法院以原回收价格将机器设备退回。随后,在段云松的积极沟通协调下,被告人李某的家属主动代其退还涉案部分机器设备的回收价款5万元。4月27日,在溧阳法院的协调组织下,刘某主动将机器设备运送回动力公司,并领取了李某主动退还的回收价款。
在短短一个星期内,相关机器设备的退还工作已全部处置完毕,动力公司的相关生产经营恢复了正常秩序,给公司挽回了损失。从这起普普通通的案件中,充分体现了溧阳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积极主动作为,延伸审判职能,从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快速妥善处置涉企业相关资产问题,挽回企业损失,赢得了该企业的高度评价。
4月26日,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常州科教城,一场盛大的主题活动在这里举行。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科教城管委会签署了《攻坚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框架协议》和《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备忘录》。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出席活动并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同日,常州中院在常州科教城设立的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常州中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5月25日,常州中院院长马荣作为联系领导,走访联系了江苏华丽食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凯博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等6家民营企业。走访中,马荣详细了解了6家民企的生产经营、要素保障、政策兑现、营商环境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听取了企业家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向民营企业家赠送了民法典等书籍,并送上“常商服务卡”,传达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让企业家安心创业、幸福生活。
马荣表示,自己作为联系责任人,将坚持把走访调查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协调解决挂钩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做好走访信息的汇总梳理,重点针对企业家反映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有效破解难题,切实为企业家干事创业营造法治化环境。
把基层的“矛盾清单”变成责任清单
基层是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全市两级法院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下沉基层,了解基层的矛盾纠纷状况,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嘉泽人民法庭以“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为依托,把司法服务延伸到乡镇每个角落,将“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左邻右理”也成了当地一块叫得响的法律服务品牌。
在嘉泽镇晨山村的“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嘉泽法庭副庭长熊金明接待了一位前来求助的村民王大姐。王大姐是晨山村的村民,出嫁后未将户口迁出,是一名“外嫁女”。根据当地村规民约,土地被政府征用后,“外嫁女”只能享受土地补偿金按承包田亩分配的部分,无法享受按人头分配的部分。王大姐不服,与村委会协商无果,遂向法官寻求帮助。熊金明了解到,“外嫁女”土地权益纠纷并非个例,王大姐反映的情况在晨山村各村民小组均不同程度存在。在熊金明的反复释明和沟通下,晨山村村委会接受了法庭的指导意见,在法律规范指引下修订了村规民约,纠正了其中男女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在新的村规民约指导下,该村的20余起同类纠纷“不治而愈”。
“基层的很多问题都是小矛盾、小纠纷,但处理不当就会酿成大隐患、大事故。设置‘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就是从根源上将群众的怨气‘清零’,将基层的矛盾‘归零’,实现社会和谐。” 武进区法院院长宋文良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常州中院大力推进“审务进社区、法官进网格”工作,一把手院长和各班子成员亲自担任兼职网格长,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全市法院近千名法官和法官助理下沉到乡镇、街道,融网入格,参与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之事。
82岁的张老太育有二子一女,丈夫去世多年,现在随次子生活。早在2009年,张老太在法院的调解下与三个子女达成赡养调解协议。至2021年,面对物价上涨,协议约定的生活费实在无法满足张老太的日常生活需要,无奈之下张老太诉至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郑陆人民法庭请求增加赡养费。
法官梅磊考虑到这是一起赡养纠纷,且张老太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于是,梅磊将原告及三个子女约到其所在村村委会进行当面调解。她认真倾听了张老太及三个儿女的倾诉,发现赡养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长子和次子的矛盾。调解现场双方对立情绪十分严重,兄弟俩相互指责、互不相让,调解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面对这种局面,梅磊决定分开调解。她将老人的长子叫到一旁,从“百善孝为先”“血浓于水”等方面对其进行劝说。最终,长子同意了调解方案,并表示今后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三个子女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一起僵持了8年之久的赡养费纠纷圆满化解。
把社会的“法治需求”变成“普法追求”
在常州中院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提出,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普法,特别是对医疗纠纷的普法。听到这个建议后,常州中院相关职能部门立即第一时间与建议代表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其普法要求,并就普法内容、普法时间进行了深入沟通,尽最大努力满足其普法需求。
今年以来,在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常州中院瞄准“实”这个关键,突出普法重点,聚焦“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宣传。
由两级法院院长、分管领导、优秀法官组成的63人民法典宣讲团,大力开展菜单式普法,先后在电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地开展主题宣讲165场。马荣带头宣讲,应邀为检察系统650余名检察人员作专题讲座,宣讲民法典。在微信公众号开展的民法典有奖知识问答活动中,先后有1.5万余人次参与答题。策划制作的短视频《“好意同乘”起祸端,责任究竟谁来担》荣获江苏省民法典普法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一等奖。
作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新北区法院打造的“灯塔萌”法律志愿服务中心,是一个集普法宣传、法治教育、司法服务于一体的志愿者服务平台,现有法院干警、律师、学生志愿者100余名,平均每年开展法治教育活动30余场,服务青少年超1万人次。该中心探索普法教育新路径,创新引入QA剧模式,围绕真实案例中校园暴力、留守儿童等元素创作的《蒲公英的眼泪》《留守的温暖》等多部QA剧,在学校巡演70余场,并被作为法治宣传必备资料发放至各中小学,累计播放量破10万。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的普法需求,常州中院创新普法活动形式,从讲课授课的一维单向输出模式,升级到旁听庭审、现场参观、VR体验的多维互动模式。今年5月23日,华苑社区党员群众30余人应邀走进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在VR思政教育厅,戴上VR眼镜,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党史体验、改革开放等展厅,在虚拟参观体验中接受党史教育;在讲堂上,一堂精彩生动的《借贷需谨慎守住养老钱》普法讲座让参观群众产生强烈共鸣。
华苑社区党总支书记芮晓霞感慨地说:“通过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的普通党员群众‘零距离’感受了法院文化和司法权威,有助于提升司法公开力度,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朱旻 王利冬 金晔茹 陆佳玮)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