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网讯(记者胡利娟)10月9日,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官微消息,“2日至6日山西祁县的降水量达到188.3毫米,日均和日最大降水量直逼历史峰值。”“10月8日21时20分,受强降雨影响中断行车的南同蒲铁路上行线(北向)实现抢通。” 近期,山西大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水天气侵袭,连续降雨引发洪涝地质灾害,多地水库河流超汛限。那么这场暴雨从何而来?雨究竟下了多少?10月9日,山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洪霞对此进行了一一解读。 水汽条件充沛为持续降水提供来源 王洪霞介绍说,造成此次强降水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其次,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最后,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省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降水量是10月常年月平均的3倍以上 据统计,山西省降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6月-9月,10月份全省月平均降水量仅为31.1毫米。 “本次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是10月常年月平均降水量的3倍以上,多个站点数据破建站以来的同期历史极值。”王洪霞介绍说,此次天气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和强对流天气、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造成影响大、范围广。 统计显示,10月2日20时至7日0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从持续时间上来看,本次过程从10月2日23时开始,降水持续4天,至6日23时结束,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4日到5日,山西中部连续两天出现区域性暴雨。 从降水极端性来看,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山西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除此之外,还伴有雷电、强对流和降温,在本次过程中,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局地出现小时降水量20毫米-3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后期(4日-6日)降水主要以小时降水量10毫米以下的稳定性降水长时间维持,且气温下降后持续走低,较前期山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8-10℃。
新闻链接: 一图读懂灾害防御 近期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较大,主要为山洪和地质灾害,以及房屋倒塌,灾害较分散。河流方面出现局部险情,防汛压力较大。该如何防御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请收好这份防御手册。 中国气象局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