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880万人死于癌症相关疾病。如何将肿瘤防治关口前移,成为全球的焦点话题。在11月1日举办的“国际肿瘤防控大会暨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控研讨会”上,多位国内外专家表示,癌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无法仅仅通过治疗来解决,要加强预防和早期治疗。
本次会议由国家癌症中心和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来自全球癌症防控机构的专家以及院士、国内知名专家、肿瘤防控工作者共五百余人参加。会议内容涵盖肿瘤登记和临床大数据、危险因素监测与控制、癌症筛查技术和人工智能、腔镜技术和早诊早治、分子检测和早期发现研究网络以及大人群队列研究和卫生技术评估等多项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总结国内外肿瘤防控领域各学科的进展和热点。
构建符合国情的防控体系 降低癌症死亡率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院士在大会上做了“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主题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癌症发病率位居全球第74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死亡率却位于第29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何会出现这一局面呢?赫捷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癌症谱的特点,以及早诊早治率较低所造成的。
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等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的癌种,死亡率相对较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发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和黑色素瘤等,五年生存率相对中国高发癌种高。同时,由于缺乏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意识,我国癌症患者就诊时间偏中晚期,预后较差。
赫捷表示,在肿瘤防控方面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除了肿瘤本身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复杂性,导致其预防和治疗困难外,我国肿瘤早诊早治较低,有效筛查技术少,筛查成本高,发现得晚。同时,我国肿瘤治疗还存在诊疗不规范,基层医疗水平低,诊疗均质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肿瘤防控工作的推进,需要进一步突破。赫捷还提出了未来我国肿瘤防控工作的思路:依托于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覆盖全国的临床研究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开展大规模的肿瘤临床医学研究项目,制定基于中国数据的肿瘤诊疗规范,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防控模式和体系。
推进肿瘤规范诊疗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在会上表示,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肿瘤诊疗技术基本都已在国内应用,但是国内肿瘤患者生存率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除早期发现比例低外,治疗不规范,“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并存,是国内肿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我国相应的诊疗规范仍然相对缺乏,未达到病种全覆盖,且更新不及时。现有的诊疗规范执行的也不到位,包括外科手术、放疗、用药等在内的诊疗行为随意性比较大,姑息治疗也未得到充分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主任Christopher P. Wild博士在大会上表示,在中国,防控癌症尤其要重视控制烟草,利用好有效的疫苗,如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注重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加强对儿童肿瘤的重视,在姑息治疗、疼痛治疗领域也要做出努力。他认为,癌症是全人类发展的障碍,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更多的科研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并长期坚持执行。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肿瘤预防部主任Barry Kramer博士强调了在防控癌症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要通过国际合作推动防控、筛查和诊疗方法的进步,从而增进各个国家的肿瘤防控意识和行动力。
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上,国家癌症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签署谅解备忘录,全面启动双方在癌症研究以及癌症预防方面的合作。据介绍,此次合作是全面性的长期合作,主要合作内容包括肿瘤登记、癌症筛查、病因研究、培训项目、合作项目等。在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国家癌症中心下属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也与IARC的癌症监测部签订了《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协定书》,协定书中明确说明,我国将选派优秀的肿瘤登记人员到IARC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IARC的支持下,成立“联合中心”开展国际课程的培训;发布“中国癌症”技术报告;发布“中国肿瘤登记系统的介绍和发展”同行评议;在肿瘤生存分析、特异性危险因素评估和控制方面,开展合作项目;进行硕士和博士的联合培养等。未来,两家机构还将在癌症防治的其他方面开展更全面、深入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