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他怀着“架设软件与应用的桥梁”的梦想,开始了创业之路,这一走就是30年。他就是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积仁表示,如今软件已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也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在数字空间已然成为一种赋能的工具和变革的手段。用软件赋能大健康、大汽车和智慧城市等创新业务,是东软在秉持软件服务基础上预见机会和投资未来的坚定步伐。尤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从事信息技术的公司而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软件赋能千行百业
2021年正逢东软集团成立30周年。如今,东软集团在软件服务基础上已经孵化出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睿驰、东软汉枫、望海康信等创新业务公司,形成了完整的软件服务、大健康、大汽车和智慧城市等产业生态。
刘积仁说,东软走过了30年,第一个10年主要是用软件做产品,做集成;第二个10年是帮助行业做解决方案,做服务;第三个10年越来越多地把软件和行业变革进行融合,在软件赋能时代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
例如大健康领域,东软从医保费用的支付管理到医院、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变革,再到今天创造了云医院。过去影像设备只是个装备,今天东软把影像设备当作一个互联网终端,构建了一个像应用市场一样的云平台,医生通过下载大量软件,满足其医疗诊断水平提升的需求。再例如大汽车领域,过去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而现在汽车就是互联网上的一个终端,越来越有智慧,汽车里面拥有了娱乐、通讯、连接、自动驾驶,在数字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经历了初期的科研阶段、中期的技术产品阶段和后来的解决方案与服务阶段之后,软件行业才真正进入赋能阶段。在此过程中,东软始终拥抱核心技术,不断对软件应用形式进行创新,为政务、医疗、通信、交通、金融、税务、环保等各个领域提供服务。今后我们还会坚守这个方向,为软件能够展现出不一样的价值而不断创新。”刘积仁表示。
预测未来投资未来
回忆东软的创业之路,刘积仁说,经过30年的摸索和历练,东软已经形成以软件服务为基础、横跨多个板块和产业形态的“新东软”。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建设和应用,我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各类数据井喷式增长。”刘积仁说,在数字空间,软件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技术范畴,而是成为一个赋能工具、一个变革手段。人工智能的落地要通过软件实现,互联网落地也是如此,信创里面的信息技术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由软件保障。
刘积仁表示,整体而言,生命周期较短是软件企业的特点之一。东软之所以能活下来,一是把握住了软件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二是提前布局,不断为自己找到“新活法”。接踵而来的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社会发展过程中也给软件企业带来巨大的平台和应用场景。
“我们始终坚持投资未来的原则,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刘积仁说,东软提前预测未来并为此提前准备,这样才能确保在每一次机会来临之时牢牢抓住,从而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这一点也是东软的生存哲学。
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平台。”刘积仁说,对于以软件为核心的东软而言,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战略机遇。
刘积仁表示,东软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为B端客户、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提供服务。东软始终以信息技术创新为社会提供支持与服务,并不断变得更可靠、更可信赖。
刘积仁介绍,东软在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有自己的做法和实践。其一,以行业应用驱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东软覆盖了很多垂直的应用系统,是覆盖面最广的服务提供者之一,以应用为牵引推进信息技术发展。其二,所有应用系统都是基于自己的平台。过去30年东软在这些平台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平台的可控、可管理和强压力下运行的可靠性均有保障,公司应用平台不仅自己用还给了第三方使用。其三,重视与行业发展生态的融合。信息技术应用是一个有机系统,硬件要可靠,软件也要可靠,整体加在一起也要可靠,彼此之间要做兼容性测试、集成性测试。东软跟国内很多软硬件厂商、运营商等合作伙伴建立了兼容性的测试实验室,相互之间有着深度依赖。
刘积仁表示,东软现在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创业阶段,大规模的行业应用与实践支持东软不断迭代技术、升级应用,不断为数字化社会蓄势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