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甘肃省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甘肃省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窗口阶段、创新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推进阶段。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肩负既“赶”又“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对科技创新需求更为紧迫。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主动适应创新发展大趋势,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和发展方位,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起点谋划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势能、增添动能、发挥潜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进程中展现新作为。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将明显提升
根据《规划》,到2025年,甘肃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源头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优势领域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省、市、县三级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5%、2%、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32件。
第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1%,高新技术企业数1500家左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20个左右企业创新联合体。
第三,科技人才队伍量质不断提升。重点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不断集聚,人才培养与引进、使用与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到2025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20人年。
第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在科技体制机制、人才评价、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形成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第五,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科学有效,法规政策配套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全社会崇尚创新氛围浓厚,形成要素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到2025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到388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打造特色区域创新发展高地
《规划》指出,要立足甘肃省区位优势、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区域创新发展路径。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兰白“两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带、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兰州—西宁城市群、现代产业创新集群、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等创新要素聚集,系统打造一批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带动全省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高水平建设兰白“两区”。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白“两区”等多区联动的政策优势与叠加效应,以点带面、以面建区、试点示范,推动创新资源向高端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多元支撑的创新局面,建设兰白“两区”科技创新高地。
促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双边和多边科技创新合作,面向“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科技合作平台。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装备制造、育种制种、旱作农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示范推广。
推动现代产业创新集群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等方面的载体与平台作用,鼓励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酒嘉新能源、金武新材料、天水电子信息、陇东能源化工、中部有色金属等现代产业创新集群延伸扩散,建立跨区域跨领域产业集群协同联动发展机制,推进酒嘉、金武、天水、陇东和中部现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持续放大科技创新示范区特色优势。坚持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加快张掖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区、甘南黄河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高寒特色农畜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临夏特色制品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定西马铃薯中药材科技创新示范区、陇南特色农产品科技创新示范区、敦煌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区6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功能布局,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增强科技创新发展辐射带动功能。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规划》提出,要聚焦数据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技术和前沿跨领域技术,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和重点产品开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数据信息。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带动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加大人工智能、信息光子、先进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
新能源。实施风光核清洁能源技术攻坚行动,构建新能源绿色供给技术体系,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大幅提高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比例,建立新能源送出、消纳、储存技术支撑体系,形成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多种新型清洁能源互补融合发展格局。
新材料。开展新材料验证性示范应用研究基地建设,加强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完善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先进制造。打造高端制造基地,完善石油化工装备、新能源装备、真空装备、电工电器、高档数控机床等产业链,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工业物联网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进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成套设备。
节能环保。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重点攻克高效节能、生态环保、污染治理等关键共性技术,形成源头控制、过程减量、末端治理的技术体系,促进节能环保关键技术、设备、产品广泛应用,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