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年积累,金贤敏团队创办国内首家光量子计算公司 图灵量子:走向光量子计算“顶层”
编者按
上海创新创业“热力指数”能否再创新高?来自市市场监管局的一份“半年报”揭开了谜底:今年1至6月,上海新设企业23.84万户,同比增长30.6%,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955户企业诞生,同比增长31.7%。如果这一势头保持下去,那么上海今年新设企业数将再创新高。从这一点来说,上海无疑是创业者的沃土。
那么,意气风发的各路创业者,为何纷纷选择上海“起宏图”?上海,又能为这些创业者带来什么?今天起,本报推出“上海:创业者沃土”系列报道,讲述各路创业者在上海深耕沃土、追梦圆梦的拼搏故事。
采访图灵量子创始人金贤敏,记者与他约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走进物理实验楼308讨论室,就被一整面墙的黑板惊到了,上面密密麻麻地用各色粉笔写满了物理公式。“讨论室对面就是实验室,休息的时候,研发人员都会凑在这里复盘,总结碰到的问题。”金贤敏指着这块黑板笑言,很多棘手的科研难题,都是在这里找到解题方法思路的。
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新设企业23.84万户,2月19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呱呱坠地”的图灵量子就是其中之一。但颇为特殊的是,这是国内首家光量子计算公司,金贤敏的身份因此从大学教授变成企业创始人,也意味着这一走在先导产业前沿的硬核科技,正在从实验室走向落地应用。
善于思考有“护城河”的难题
光量子的研究对象是光,因此,实验室里到处可见围着黑布、开着绿光的场景,但更多时候,研究人员都习惯在实验前关上灯,让自己先在黑暗里沉浸10分钟,然后在显微镜中捕捉那些微弱却充满力量的光量子。
实验室里,金贤敏最为得意的是一头一尾两个“庞然大物”。在进门处独立的房间里,飞秒激光直写机正紧张而精细地工作着,像3D打印一样将波导刻入芯片。金贤敏说,这台设备经过层层迭代,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实验室依托这台设备,已发表了数十篇与光量子芯片有关的顶刊论文,产业化的可行性也得到有效论证。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最好的教育,我从导师身上学到最重要一条理念,就是在科学上一定要志存高远。”金贤敏心中绷紧了一根“时间之弦”,他说,虽然量子计算需要漫长的技术积累,但技术几经迭代跃升,一旦出现碾压之势,竞争对手就再也追不上了。“现在国内相关研发企业都采用第三方代工的方式,需要迁就对方的时间和生产线,一来一回非常被动,而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确保基础研究的关键环节绝不能受制于人。”
实验室最深处的大家伙,则是今年6月才“出生”的专用光量子计算原型验证机,它可以切换多种量子算法,用于开展量子算法演示和计算潜力验证。“这是世界首台商用科研级专用光量子计算机。”金贤敏对此颇为自豪,它标志着我国在光量子计算技术产业化领域走在了国际第一方阵前列。
在实验室里碰到的难题,金贤敏和他的研究团队就会在讨论室的黑板上进行充分讨论。“一个好的想法,不可能拍脑袋想出来,更多时候需要讨论、形成想法以及论证的过程,越是触碰那些复杂难解的题,越能为企业筑就‘护城河’。”金贤敏说,他最近一次灵光乍现是在开车回家的时候,因为走神在高架上反复绕圈,隐约间想到了“用时间换空间”的解决方案,让实验室里原本只有5个光子输入的小矩阵,实现“N×N”的大矩阵。
923条笔记与7年等待
在黑板上和脑海里的想法,金贤敏也都会记在手机的笔记中,到现在已累积了923条,还仔细做了区分:红色的是靠谱的想法,蓝色的还需要调研,黑色代表仅仅有了想法。他说,公司刚刚起步,创业想法很多,需要取舍,一定要做那些最重要的事。
这923条笔记,始于多年之前。2014年金贤敏从英国牛津大学学成回国时,就希望在国内布局光量子计算芯片以及光量子计算机的战略决策,但他很快发现,因为人才奇缺,这个领域的创业氛围还不够,因为“技术来自一个集群,而不是个人”。
一位顶尖人才回到国内,各地都抛出了诱人的橄榄枝,金贤敏最终选择了上海交大,从头开始组建光子集成与量子信息研究团队。在他看来,上海是人才高地,有着对前沿技术敏锐的洞察力和探索力。过去几年,他以大学校园为主阵地,集聚了一批90后甚至是00后的年轻人才,从一个光杆司令变成了一支创新队伍,将目光锁定在量子科技应用的最前沿,追求“做某种范畴内人类的第一次”以及“足以推动新的科学探索的技术极致”。
任何硬核科技都是科学技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和毅力。量子计算与光子芯片因为太“硬”,这一等就是7年,但金贤敏心底这把“创业之火”一直没有熄灭。去年疫情前后,金贤敏重新思考现状,觉得是时候了:一方面,技术积累已到了快要走出实验室的临界点;另一方面,团队也准备好了,以光子芯片作为底层技术,逐渐长出各种研究方向,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走出实验室赋能上海特色产业
如今量子计算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点类似于2012年的人工智能产业。金贤敏在黑板上为记者比划这个状态:2019年,谷歌演示了量子霸权,即在理论上越过了传统算力,而在实践上,行业正处于产业化爆发的前夜。
实验室里的理论再牛,也需要落地开花,而走出实验室,这场比拼已经开始。今年5月,刚成立3个月的图灵量子就完成了1亿元天使轮融资,而在美国和加拿大,PsiQ和Xanadu同期拿到了量子计算领域最大的两笔投资。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今年可称为光量子计算元年,上述三家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将决定更为广泛的应用走向。
《道德经》有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金贤敏认为,前沿科技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在发展道路上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障碍,但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把阻力转化为动力,一旦实现颠覆性创新,回报必然是丰厚的。在上海创业的图灵量子已定下最早应用的方向——金融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是最需要算力算法支撑的行业,同时也最贴近上海的产业特色,可实现“上海赋能上海”的叠加效应。就在最近,图灵量子已与上海顶级三甲医院、药企巨头、云计算服务商、金融机构等战略合作,通过量子计算来解决一类实用问题,真正赋能一个行业。在金贤敏看来,未来量子计算还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等需要复杂算法、算力的领域发挥优势。
上海,也给了这支年轻创业团队最大的支撑。今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形成“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 “重点布局光子芯片与器件”就是X之一。这让金贤敏难掩兴奋: “过去七年,我很庆幸找对了方向,站在当下,我也很庆幸在上海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
(记者 徐晶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