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处于“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哪个环节和位置,相关部门都要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而恪尽职守,广大百姓也应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起反诈防骗的铜墙铁壁。
据4月11日央视报道,有不法分子利用QQ等社交软件进行电信诈骗、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操作,相关平台会冻结此类账号。然而,这些被冻结的账号却可以经不法分子之手,用诸如“通过软件合成动态照片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等非常规手段“死而复生”。近日,山西临汾警方破获一起涉案达6亿元的案件,从各地抓获从事非法“解封QQ”黑色产业的活动人员十余人。另据新华社报道,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展势头最快的刑事犯罪。
“如果说不法分子杀了人,那么帮助解封账号的可以说是递刀子的人。”新闻下的网友跟帖评论,直指网络黑产给网络安全以及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而这只是电信网络诈骗一个环节的问题。此外,还有诸如不法“卡商”“号商”养卡养号来实施刷单诈骗、设置“薅羊毛”陷阱等;不法分子通过开设钓鱼网站或链接,实施“网购退货”“网络问诊”等骗术;不法分子瞄准手机卡和银行卡,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短信验证码和交易密码,实施异地盗刷等。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变换多种形式、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大大增加了反诈的难度,令受害者防不胜防,不少受害人的大量钱款被骗甚至家破人亡,而且,此类犯罪还威胁网络安全生态,危及正常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知识产权及社交活动等,给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冲击。
电信网络诈骗禁而不绝,有诸多成因。比如,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技术迭代、手段翻新,增加了公众的辨别难度;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化、专业化、跨国化运作的趋势明显,诈骗团伙得以快速“繁衍”;依托技术手段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成本更低、获利更高、打击更难,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随着有关方面加大打击力度、持续不懈推进反诈宣传,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据公安部门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一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累计挽回损失1876亿元。这份成绩单显示了我国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此类犯罪势头之猖獗。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特别是面对不法分子“与时俱进”的技术、骗术,我们必须“道高一丈”。比如,补上技术短板,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持续挤压不法分子兴风作浪的空间;将反诈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等“末梢神经”,通过及时公布典型案例、不法分子新手段和动向等信息,提醒公众提高警惕。这方面,有的地方取得不少经验,诸如社区志愿者上门宣传、推广反诈APP、反诈警察专人对接服务、及时发送反诈短信等,值得更多地方借鉴。
令人期待的是,不论是“多部门+多企业+第三方”的合作打击模式,还是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统一司法实践的标准与尺度、堵上法治漏洞,乃至相关企业探索利用大数据提升反诈的精准,相关探讨和呼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共鸣和重视,相关动作频频。接下来,有必要在探索跨国防治涉诈案件、建立信息共享及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加强跨境联合执法等方面,再多一些筹谋。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一场全国一盘棋的攻坚战,我们应着力减少漏洞、强化薄弱环节,全链条出击。先行一步的地区可以梳理之前取得的经验,为更多地方持续打击此类诈骗犯罪,提供智力支持和战术支持。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处于“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哪个环节和位置,相关部门都要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而恪尽职守,广大百姓也应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起反诈防骗的铜墙铁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