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起暑假里孩子们最爱的休闲方式,我想“刷短视频”一定榜上有名。
不光是在暑假,其实平日里孩子们刷短视频也很频繁,甚至有些家长也默许这种行为,将其视为“育儿神器”。
毕竟给孩子一个手机,就能让他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好几个小时,相比起打游戏,刷短视频的确要“经济实惠”得多~
然而,让孩子沉迷短视频真的好吗?它所带来的危害,远远不止我们以为的浪费时间、影响视力,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和学习。
警惕“低级快乐”陷阱
前段时间,有关“低级快乐”的讨论上了热搜。
有不少网友表示,“要多读书、学习,追求高级快乐。”
低级的快乐,通过放纵就可获得;
高级的快乐,通过自律方可获得;
而顶级的快乐,煎熬后才可获得。
早在1995年,美国外交家布热津斯基就提出过“奶头乐理论”。由于二八定律的存在,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为了让80%的人安稳于现状,占据绝大部分财产的那20%的人,就要给他们塞上“奶嘴”,让他们沉浸在唾手可得的“低级快乐”中,丧失抗争的欲望,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时间。
而短视频正是“低级快乐”中的主力军。
回想一下身边孩子看的短视频,是不是大多充斥着直白搞笑不需要思考的情节,配上魔性洗脑的背景音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一个视频接一个视频地看了下去?
而这些视频的内容大多虚幻浮夸,其中不乏一些扭曲的三观,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
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如今的孩子嘴里谈论的都是网络流行语,哼的也大多是短视频上流行的神曲。在这样的年纪,让孩子接触低质量的短视频,很难让人不担忧。
沉迷短视频,会带来什么后果
即便抛开低质量的视频对孩子的不当引导,让孩子沉迷短视频这件事本身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
当孩子沉迷短视频,长期处于“低级快乐”时就会上瘾,而这种上瘾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上瘾会让大脑经历三个阶段,脱敏反应、敏化反应和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
脱敏反应
我们感到愉快是由多巴胺决定的,当接收到新的刺激时,多巴胺会急剧增加,给人带来愉悦感。但当这一刺激成为常态时,多巴胺就会急剧下降,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多的刺激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放到刷短视频这件事上,也就意味着以前刷十分钟能得到的快乐,现在需要半小时甚至更多,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花在刷短视频这件事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学习、运动、休息的时间都会变少。
敏化反应
上瘾后,大脑对符合这种“瘾”的东西会更为敏感,简单来说,一旦孩子沉迷刷短视频,其他的事情,比如读书、踢球、手工,就很难引起他的兴趣。
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
在不断的刺激、脱敏和敏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会慢慢无法自控。
当孩子沉迷于低级快乐中,只想着刷短视频,就会对那些需要付出才能有所得的行为,比如读书、运动,逐渐失去兴趣。
而刷短视频带来的短暂快乐,并不能让他们拥有美好人生,当短暂虚幻的快乐散去后,孩子们又能得到什么呢?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短视频
我们都知道短视频对孩子不好,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他们沉迷其中呢?
1.带孩子做延迟满足的事情
刷短视频所带来的“低级快乐”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它能带来“即时满足”。
当孩子看到搞笑视频,就会很自然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即时的、毫不费力的。就像是嗑瓜子吃零食,食物进嘴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美味,不需要等待,不需要付出。而像阅读这种行为,需要思考,需要积累,需要理解,读进去了才能感受到快乐。
但阅读这种正是我们要带孩子去做的事情,它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才能感受到快乐。
这种快乐比即时快乐要深刻持久得多,当孩子爱上延迟满足的愉悦,自然也就能对低级快乐保持自律了。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课余时间,可以带孩子学画画、学跳舞、去运动、去旅行,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下来,孩子有了自己热爱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时间去沉迷短视频了。
3.以身作则,拒绝低级快乐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当家长都沉迷于刷短视频时,自然很难去引导孩子远离它们。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专注于现实中的事情,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千万不要扔给孩子一个手机就完事了。
短视频盛行是时势所趋,我们不可逆转。但无数事实证明,耐得住性子、有专注力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