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XX同学!根据你的体测结果,素质的最弱项是柔韧,素质的次弱项是速度。提升目标为改善柔韧+速度,训练频率为每周练习3次,每次30至60分钟……”打开手机,学生就可以看到根据自己体质状况而出现的“私人定制”版体育作业。
10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从海淀区教委了解到,这个国庆假期,海淀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三精准”项目正式落地,首批8所试点学校学生的体育作业从统一版变成了“私人定制”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运动处方”。海淀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促进中心供图
给每一个学生开“运动处方”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海淀区的不少学生在家开心地“打卡”体育作业。记者了解到,与以往学校给所有学生布置的统一的体育作业不同,假期学生在家做的体育作业都是“私人定制”版的。
打开“学生体质监测与提升”小程序,输入自己此前绑定的学校、班级、学号等信息,然后就可以查看自己的体质健康分析报告。报告中既有学生身高、体重、视力等基本信息,也有涉及肺活量、50米跑、1分钟跳绳等项目的体质健康成绩表,还有形态、耐力、力量、柔韧、速度、机械六项身体素质评价。
海淀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促进中心主任刘芳介绍,这些数据由试点学校提供,系统会根据学生最弱及次弱身体素质项目,每天推荐4个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动作,自动生成一份“运动处方”。
学生可以根据这份“运动处方”来进行训练。比如,有的学生柔韧性和速度不好,系统就推荐了坐位体前屈、异侧手触脚、强化俄式转体等训练项目。每一个训练项目都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做详细的动作说明,还写明了具体的练习方法和练习数量。
据了解,10月中下旬,海淀区将在试点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精准的体质检测,所有数据会同步更新至小程序,届时,“运动处方”将更加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锻炼效果、让学生保持体育锻炼的新鲜感,每个学生的“运动处方”每周都会自动更换一次。此外,在这里,学生还可以通过文字和小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锻炼情况,形成个人健康日历。
学生的体质健康分析报告包含BMI等项目的评价。 海淀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促进中心供图
打造学生体质监测的“海淀模式”
刘芳告诉记者,这是海淀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三精准”项目的精准干预手段之一。该项目是海淀区教委联合北师大专家团队,利用网络平台互通信息、大数据分析、科学的锻炼和矫正处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社会资源等,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更科学有效、精准指导全区中小学生体质提升的创新举措。
什么是三精准?“三精准”项目由精准测试、精准分析和精准干预三个阶段组成。通过精准采集学生身体成分数据及多维度健康指标数据;精准为学校、年级、班级以及每位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出具体适能健康报告,并对测试成绩进行竞赛排名,为下一步对学生主要身体的精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持续监测,可达到长、短期目标。
“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体质情况,首批一共确定了8所学校。既有学生比较多的学校,也有学生比较少的学校,既包括中学也包括小学。”刘芳透露,按照规划,未来有望推广到海淀区所有中小学。
记者了解到,首批8所学校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通汇校区、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及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付春愔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 杨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