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要闻 >

西畴人,让石漠变绿洲

发布时间:2021-01-05 15: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原标题:西畴人,让石漠变绿洲

荒山秃岭,怪石盘亘。这里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一个被地质专家称为“失去生存条件”的地方。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域,西畴99.9%国土是山区,75.4%土地石漠化,25万人生活在石头窝窝里。

然而,西畴人不等不靠不认命——

在悬崖上用大锤一锤一锤地打,用凿子一下一下地凿,凿出条条脱贫路;

“向大石头要地,向石旮旯要粮”,把石头垒成地埂,把泥土填成土地,“无中生有”造出良田;

自发达成“占地不补、拆房不补、砍树不补”的共识,舍小家顾大家,让石头窝里阡陌相通……

在西畴,一个又一个当代“愚公”凿石开路,用行动证明了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干不了”。

如今的西畴县,62个贫困行政村早已全部实现脱贫出列。脱了贫,不等不靠的当代“愚公”们带领群众又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途。

“凿”出来的致富路

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是一个只有15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子“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由于不通公路,发展举步维艰。

“村子里有六个媳妇,熬不住了,跑了再也没回来,就连我的媳妇也跑了。”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回忆。

1997年,村里挖出了4.5公里长的简易公路,但最后1公里被悬崖挡住了。村民抬肥猪出去卖,走到悬崖那里,一不小心脚一滑摔下悬崖,猪滚下山崖摔死了,人受了重伤。

路不通,日子熬得心酸。李华明不甘心村子就这样被困住,立志“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带着大家把进村路打通”。然而,他刚提出修路的想法,马上就有人和他打赌,能把这条路修通,自己就用手掌心煎鸡蛋给他吃。

2003年春节刚过,村民们终于达成一致:每户集资2800元,每户出一个劳力来修路。缺乏青壮年,老老少少齐上阵!铁锹断了,换;手磨破了,忍;人滚下坡去,爬起来!

“人真是逼出来的,悬崖下有人家、电线,不能用炸药炸石头,只能用铁锤打,用錾子凿,用膨胀剂撑。”李华明说。用膨胀剂把石头撑裂,需要有人吊在悬崖上给石头打炮眼,李华明第一个系上绳子,不顾危险在山石间晃来晃去。

历经12年苦干,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简易路。接着,县政府出资1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了路面,圆了祖祖辈辈的通路梦。

“路通了,几十年没出过村的老人也可以坐车赶集了,孩子们上学也不要大人送了,村里人生病也不用担架抬了,跑到娘家的媳妇也回来了。”李华明说。

“打通了出村‘最后一公里’,还要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路通了,李华明想得更多的,就是怎样让人能出去也能回来,在家门前增收致富。

为发展产业,近两年岩头村先后引进了500头生猪代养点和1.5万羽规模的乌骨鸡养殖合作社等项目,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慢慢壮大。

眼下,李华明与村民正在谋划一个新项目——开办“最后一公里”农家饭庄,为一批批前来学习西畴精神的学员提供就餐场所。除了开办农家乐,李华明还谋划着邀请县里有名的中药材致富带头人来村里把脉指导,尝试种植苦参等中药材。

“炸”出来的“三保”台地

“嘭!”一块石头被炸开了,人们赶紧把石头搬到土地边上垒成石埂。这一场景来自西畴县蚌谷乡木者村么石谷。

如今,炸石声音早已消散,只剩下“第一炮”三个大字赫然矗立,讲述着木者村的今昔之变。

20世纪80年代的么石谷,乱石林立、干旱缺水,土地夹在石缝中,“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春耕一大片、秋收一小箩”展现着村民的无奈。

“当时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口袋村’。”木者村村民刘登荣说,因为生计,村民不得不拿着口袋外出借粮,年年缺粮年年借,年年借粮年年还。

漫山遍野的树消失殆尽,石头裸露越来越严重,土地越来越少。怎么办?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登荣发了狠:“搬家不如搬石头。把地里的石头炸了,搬开,改造田地!”

1990年12月3日,第一炮炸响。这一炸,不仅炸出了一条生路,也炸出了村民的参与热情,炸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那一年,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经过105天奋战,把360多亩土地从石旮旯里“刨”了出来,成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

第二年,木者村玉米迎来大丰收,亩产由过去的200多斤增加到了800多斤,“口袋村”变身“余粮队”。

自此,“搬家不如搬石头”在西畴广为流传,不少村寨开始动起来,向顽石开战,向山旮旯要田。

面对人均耕地不足0.78亩的困境,西畴县引导群众发扬“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的精神,用铁锤砸、錾子錾、炮杆撬、炸药炸,开山炸石、垒埂造地,开展坡改梯和中低产田改造,把“跑土、跑水、跑肥”石旮旯山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台地,全县累计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理24.4万亩,新增耕地9046亩,人均耕地增加0.4亩,成功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

初步估算,西畴人民搬石炸石造地和坡改梯,垒成的石埂加起来长达5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周。

“治”出来的新绿洲

脱贫前,西畴人用双手去开山、铺路、造田。脱贫后,西畴人依然敢拼敢干,去发展产业,去创造奇迹。

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党员、中药材种植“能手”程敦儒就行走在带领百姓增收致富的路上。

开砖厂、种三七,程敦儒曾经是当地屈指可数的“有钱人”,但1987年,一场意外的大火烧光了他一整个仓库的三七,生活把他逼上了绝路。

“那时孩子买练习簿的2毛钱都拿不出来。”人生的至暗时刻,程敦儒也发了狠,他向西畴县西洒镇把独村村民赊租了500亩荒山,和爱人扛着锄头进山开荒,吃住在茅草窝棚,10多年时间里磨平了20把锄头,把荒山全部种上了中药材和林果。

困难没有吓倒程敦儒,更没有吓倒西畴人民。依靠着西畴精神,西畴人用勤劳的双手不断探索,通过“六子登科”模式,走出了一条“山、水、林、田、路、村”石漠化综合治理新路子。

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介绍,所谓“六子登科”模式,就是山顶“戴帽子”(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山腰“系带子”(25℃以上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果),山脚“搭台子”(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平地“铺毯子”(提高组织化程度、实施高效农业),入户“建池子”(建小水窖、建沼气池),村庄“移位子”(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庄进行易地扶贫搬迁)。

通过这种模式,全县共治理石漠化180余平方公里,累计发展特色经济林22.3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25%提高到54.83%,让嶙峋石漠变成丰美绿洲。

村里的路通了,山上的地多了,致富的路子也宽了。如今,脱贫后的西畴向着富裕目标再次扬帆远航。(本报记者 李慧 张勇 本报通讯员 赵家宁)


(责编:胡园(实习生)、孝金波)

上一篇:【巡礼“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这五年】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发展按下“快进键”
下一篇:湖南长沙:“雏鹰计划”为中小企业搭建起飞平台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