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林地3439亩,耕地502亩;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年降水量1374毫米——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是一块“种什么,长什么”的宝地。但就是这样一块宝地,2014年却被列为深度贫困村。 曼班三队是一个拉祜族村寨,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经过两次搬迁及多年的配套建设,曼班三队村民住上了干栏式木楼房,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350元增加到2014年的2380元,但仍整体低于当年国家贫困标准。 “文化水平跟不上时代是重要原因。”现任曼班三队驻村工作队队长罗志华介绍,16岁以上的村民几乎都没上过学,多数人听不懂、不会讲普通话。全村58人中,多数人没有走出过村寨。为帮助村民提升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主动性,自2015年底进驻以来,罗志华和队友们一直在努力。 除了打猎、采集,村民们也种茶、栽秧、养猪。但在罗志华眼里,过去村民们种的是“懒庄稼”——茶树是老品种,种植无计划,任其自然生长;稻子不浇水,不除草……为此,驻村工作队采用“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帮助村民们逐渐学会并习惯引种育苗、精细栽种、除草施肥等方法。 几年下来,村民们尝到了新生产方式的“甜头”,全村水稻栽培由过去一季到现在两季,玉米由过去一季到现在冬春两季。水稻亩产由299公斤提高到560公斤,达到一年产量吃三年,彻底告别了救济粮。全村茶叶面积由60亩扩大到460亩,从基本无收入到户均年收入1165元。 以村民娜四家为例,现有水田8亩,玉米地4亩,生猪5头,稻谷年年丰收,一家7口吃不完,玉米还能喂猪、喂鸡。娜四夫妻最上心的是自家近30亩新茶园,有望明年开采。夫妻俩接受了大益茶厂采茶和毛茶加工的培训,丈夫还去县里参加了茶艺比赛。“布朗山茶很有名,外面老板通过微信来找我收茶咧。”娜四眼里满是憧憬。 与此同时,工作队组织村民走出深山老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迈出了第一步,就有了第二步、第三步……在景洪机场,村民们生平第一次看到了飞机;在澜沧江大桥,感受车水马龙的繁华;在大益茶厂,体会机器制茶的神奇……最令村民们触动的是在澜沧县老达保村,看到同为拉祜族的乡亲搞起特色旅游,用民族歌舞和民族产品引来天南地北的游客,一步步摆脱了贫困,他们心中也有了致富的动力。 工作队再组织外出时,村民争先恐后报名。“有一次,在返程的车上,村民说他们以前就是太喜欢休息了。”罗志华说,“这句话,我等了5年。” 2018年,曼班三队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整体完成脱贫,但工作队却继续驻在村子里,他们还有好多事情要忙。 工作队对寨子的青壮年开展文化培训。驻村工作队队员李伙保介绍,寨子里18到45岁的村民都来参加,一开始握笔的姿势都要教,最终有15人拿到普通话培训合格证。驻村工作队还建起小蜜蜂超市,用表现换积分,积分换生活用品,引导村民参加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如今,村子里不少人还学会了刷抖音、网购、用微信联系茶商。在乡里“桑康节”庆祝会上,有了曼班三队村民的身影,在西双版纳州举办的文艺活动中,他们还献唱了《快乐拉祜》和《北京的金山上》……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7日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