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六盘山区的甘肃定西市,是水土流失严重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福州与定西两地精准对接“所能”和“所需”,建起超2万亩水土保持生态林、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双赢。 云杉挺立,青松滴翠。暖阳下,火炬树红叶翻飞;树荫旁,格桑花随风起舞。初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山仍然郁郁葱葱。 “山绿了,心情也跟着好了。”面对眼前的山色,护林员李锋感叹道。从昔日一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到如今万亩绿意盎然的森林,不过4年时间,这片青山不仅让李锋摘掉了穷帽,还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生产环境。 生态环境脆弱,是导致定西市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3月,我第一次来到定西。本应是春意萌动的时候,南山上却几乎遍地是裸露的黄土,目光所及之处一片荒凉。”福建福州市挂职干部、定西市绿化委员会副主任郑思行回忆。 位于六盘山区的定西市,干旱缺水,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5%,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之一。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由福州市对口帮扶定西市。通过扶贫调研,福州方面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是导致定西市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长远发展。 对此,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岔村村主任朱效武深表赞同。“我们村在南山上,庄稼全靠天收,只能种点小麦、土豆和胡麻,风调雨顺时,亩产最多也不超过400斤。”朱效武说,在2013年建档立卡时,李家岔村224户中,贫困户就有90户306人。 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以来,两市精准对接“定西所需”和“福州所能”。福州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前沿阵地,森林覆盖率高,种树有经验、有技术;定西是自然条件严酷、贫瘠的陇中黄土地,亟待改善生态环境。2017年开始,两市决定在山地连片、生态薄弱的安定区南山,共同探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扶贫”模式,以治理水土流失为切入点,在植树造林的同时进行产业扶贫。 荒山变绿,带来了好生态。截至目前,福州市已在定西全市累计投资7055.2万元,实施生态林项目超2万亩。3年多来,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在安定区共栽种160.56万株苗木、形成10641亩林地,“绣”绿了定西城区南面延绵的山头。 “这两年,明显感觉气候更湿润了。春秋时节刮大风也很少出现过去黄土漫天的景象。”朱效武说,李家岔村9000多亩地中,根据群众意愿实施退耕还林6000多亩。 “我们对土壤成分进行化验、对比,有针对性地制作了肥料” 南山是水土流失重灾区,经过多年雨水冲刷,土壤基本没有腐殖质层,营养成分极低。当地年降水量350—600毫米,蒸发量却为1500毫米,干旱是一道绕不开的难题。 怎样在荒山种活一棵树?“我们对土壤成分进行化验、对比,有针对性地制作了肥料。”生态林项目技术总策划、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张国防介绍,为解决土地贫瘠、干旱缺水两大难题,福州技术团队创新种植技术,采用挖大坑、栽大苗、施大肥的造林模式,“我们为每一种苗木配置好有机肥、过磷酸钙、生根粉、保水剂等‘营养餐’;同时,在山头建设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通过水管给树‘解渴’”。 据介绍,一棵树的“营养餐”包含有机肥2.5公斤、过磷酸钙100克,此外生根粉能有效帮助苗木快速扒住土、长出根,保水剂让水变得黏稠而不易流失,三、四期项目还往土坑上覆盖枯叶、草根,减缓水分蒸发。这一创新造林技术,打破了当地曾经“只种不管”的简单造林模式。 “这不是故意折腾人吗?”在甘肃省宏啸绿化工程公司总经理冉宏的印象中,过去栽树就是挖个坑、埋点土,而福州专家要求树苗根系土球直径至少25厘米,时间再紧也要选择达标苗木;树坑必须挖到50厘米深,施肥浇水要定量定时。一开始,冉宏很是不解。但几个月后,他发现采取新方法、新技术栽下的树,间隔均匀、整齐划一,长势越来越好。 造林时,福州、定西两市工程技术人员都驻扎在山上,严把整地、施肥、种苗、栽植、浇水、覆土等六道关口。如今,3年前种下的树苗“蹿”得比人高,稳定在98%的成活率让当地群众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要走出一条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齐头并进的致富路” “以前常常‘造林不见林’,年年都要补植。现在采用新技术,林木成活率提高了,看到山绿了、生态好了,心里也舒坦了。”安定区林草局党组成员陈正斌表示,这个生态林项目已经成为定西市造林标准最高、质量最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树种活了只是第一步,造林还讲究三分种、七分管。”张国防表示,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思路,安定区采用乔灌混交、针阔混交、阔阔混交、草灌混交等不同模式,让林间景观错落有致。 荒山变绿了,但百姓温饱不解决,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张国防介绍说,生态林项目启动伊始,就将种苗、造林、管护、发展林下经济等环节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要走出一条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齐头并进的致富路”。 清晨8点到岗、傍晚6点下班,查看树木长势、有无病害,今年57岁的李锋每天都要围着自己的管护林区转上两圈。他的责任林区有1200亩,“上午、下午分别巡护一趟,骑着三轮车,差不多俩钟头”。 李锋一家五口,曾是李家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原有40亩地,小麦、玉米、土豆等常见作物几乎都种过,但山地贫瘠,一家日子过得艰难。“现在40亩地全部退耕还林了,一亩地1200元,5年内分3次结清。加上一年护林工钱8000元,得真正负责任哩!”他说。 像李锋一样,直接获益的贫困户不在少数。郑思行介绍,生态林一至四期项目建设中,退耕还林补助惠及周边3个村子118户贫困户;优先采购贫困户培育的苗木,受益贫困户35户,户均年增收22200元;项目建设过程中,吸纳贫困户890多人参加造林,户均年增收3078元;将工程区域中的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选聘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增收8000元。 除此之外,生态林项目还根据长中短期目标,配套种植了豆科等经济树种、作物。“大豆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能通过覆盖土壤减少蒸发,所以套种了大豆的树木,到了11月还是绿油油的。”张国防说。 根据“林农结合、林畜结合、林旅结合”思路制定的规划,南山生态林将打造成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示范、科研”六位一体的万亩森林公园。2019年,生态林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7日 1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