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多走多听多看,一些关涉群众痛点的“小问题”就不会轻易从眼皮底下溜走 今年3月,我到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例行调研。走访期间,乡里的茶企和茶农一个个眉头紧蹙,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 箬阳远离城区,基本没有工业。优良的水质,适宜的气候,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天然环境。种茶卖茶,也自然成为当地3000多户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我心想,准是茶叶出了问题。 果然,一些村民道出了原委。年初受疫情影响,人工紧缺,收茶、制茶的成本增加了。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因为箬阳茶在本地口碑好,不少质次价低的假茶鱼目混珠,流入市场,不仅使当地茶形象受损,还扰乱了市场价格,大家叫苦不迭。 回去后,我和检察官助企团成员们一起商讨,如何帮助茶农走出困境。卖茶叶我们爱莫能助,但是助农打假,却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我和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深入当地茶叶市场开展调查,揪出不少“李鬼”。经过抽样鉴定,这些茶叶品质低劣,而且农药残留超标严重,流入市场也会危及消费者健康。 固定证据后,我们立即对相关主管部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磋商,要求对涉案商户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主管部门很快对违规经营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并对辖区的农贸市场、集散中心等重点场所假冒箬阳茶行为开展行业整治。 “李鬼”没了,当地最大的茶企一口气收购了1.6万斤鲜叶,几乎覆盖了所有茶农的产出。 在打假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到基层调研,应把问题想到前面,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一线,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解实困。 这次问题暴露出品牌对做大做强当地茶产业的重要性。于是,我们趁热打铁,与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箬阳乡政府、茶行业协会、茶企及茶农们进行深入交流,并一同前往杭州,向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取经。 在大家的努力下,箬阳茶中的名品“箬阳龙珍”正式申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茶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收购与加工,茶农种茶积极性更高了。最近,我再次来箬阳调研时,村民郑天祥欣喜地告诉我,“我种了几十年高山茶,今年是收入最好的一年。多亏了你们处处提前为我们着想。” 茶农喜笑颜开,我愈发感到肩头责任的沉重。社会公平正义要体现在每一起案件里,也要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干工作不能只等着群众来找,而要时刻想着靠前一步,主动服务,一盯到底。检察官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多走多听多看,一些关涉群众痛点的“小问题”就不会轻易从眼皮底下溜走。 (作者为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8日 1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