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一天,11月6日,9省区数百名官员、学者,赶赴泉城济南。 深秋季节,他们在南郊宾馆林荫道上散步。众人口中,不时提到同一个词汇:黄河。他们因黄河而来,此行济南,是为参加次日的“黄河论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 论坛由中国社科院、山东省政府主办。从黄河源头青海,到入海口所在的山东,从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方志馆……均派员参加。从欧盟驻华大使到多国政要专家,也贡献真知。 就在几天前,11月3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于郑州启动。同在这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两次提到“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黄河,为何备受关注? 这要从一年多前说起。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这一战略,正在生根发芽。 黄河边的中国,生机勃勃。 不知黄河 难懂中国 “黄河论坛”上,一位专家引用毛泽东的话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等于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是一条自然大河,更是一条文化长河。它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出发,蜿蜒东流。千百年来,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即被奉为“四渎之宗”(四渎,指“江、河、淮、济”四河)。习近平总书记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根和魂”三字,引发与会者热议。炎黄二帝的传说,产生于黄河之畔。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上,有3000多年,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黄河滋养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都是黄河流域和整个中国的骄傲。黄河磅礴气势,塑造民族品格。 至今,黄河流域仍十分关键。数据显示,流域省份2018年底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它的生态价值凸显。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说,黄河流域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沿河两岸分布有东平湖和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河口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 从粮食安全角度看,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区域,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35%,粮食总产占全国的34%,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重要产区。此外,黄河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名副其实的“能源流域”。 沿黄9省区,各有特点。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担负着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四川既是黄河流经地,也是长江流经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甘肃是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滞后,但战略位置重要,资源相对丰富,它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全境属于黄河流域,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流经宁夏的先天自然条件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特有地理地势,使宁夏成为全国的重要生态节点、重要生态屏障、重要生态通道。内蒙古是全国的奶罐,牛奶加工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这里的大草原是首都北京以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能源资源富集,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较好,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足、产业不优、群众不富等问题。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自然禀赋和现实产业基础决定了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目前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担着“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以占全国1/16耕地,贡献了1/10粮食、超过1/4小麦,省会郑州是“米字型”高铁枢纽,位置优越,潜力巨大。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地处东部、沿黄又沿海的经济大省,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 保护黄河 事关千秋 黄河是母亲河,却不是一条温顺的河。 历史上,黄河水患主要是泥沙淤积、决堤、改道,即“善淤、善决、善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洪水风险仍是流域最大威胁。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牛玉国介绍,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下游为地上悬河,近800公里河道泥沙淤积严重,主槽普遍高出两岸地面4到6米,部分地段高达10米,其中新乡市河段高于地面20米。下游滩区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190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 黄河水资源严重短缺,时空分布不均。1972年到1999年之间,黄河下游干流断流22年,断流长度一度达700多公里。1999年统一调度后,黄河干流不断流,断流风险从干流转移到支流。兰西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都需要水资源支撑。 “丰水年大量水资源白白入海,枯水年无水可用。”牛玉国说,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水资源保障,“我们研究提出了黄河流域‘一线七库、节点控制、南北相济、东西平衡’格局。”一线,指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七库,即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流七大控制性骨干水库。它们蓄丰补枯,维持黄河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阻止上中游五大沙漠群扩张联手,筑牢西北华北生态安全屏障,确保河道不断流。 经济增长相对落后,也是黄河流域面临的挑战。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涉及黄河流域。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说,2019年黄河流域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6.9%,明显低于全国的60.6%。甘肃尤低,仅48.49%,在各省区市中居倒数第2位,比全国水平低13个百分点。山东城镇化率虽超过全国水平,但在东部地区居倒数第2位,与广东、江苏、浙江相差9到10个百分点。此外,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城市间距离远,国家规划建设的城市群内城市间距离亦相当大。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天水至西安327公里,高出成渝两个近千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之间距离。为此,他认为,提高密度、缩短距离、紧凑发展,是克服黄河流域低效的经济地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必由之路。 黄河流域内部,也有巨大差距。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介绍,目前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源头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10倍。这同流域内部在传统工业化思维下未能形成双赢的区域关系有关。当前,黄河流域不仅总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发展质量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均相当艰巨。“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和发展的突出矛盾就难以调和。”张永生说。 怎样走出保护和发展协同共生新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说,这就要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承担起抓保护与促发展的双重历史重任,深刻认识抓生态保护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保护生态,走“越保护、越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幸福黄河 合力共建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去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为沿黄省区加快发展带来千载难逢历史机遇。 中央层面持续关注黄河。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生态保护方面,会议提出,要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高质量发展方面,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等。此外,为传承黄河文化,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目前,中央已经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水利委员会与流域9省区共同签署了《黄河流域河湖管理流域统筹与区域协调合作备忘录》。黄河文化传承方面,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已经备案立项,一些省份相继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 机遇难得。“黄河论坛”上,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认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当今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空前高涨、前所未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舫建议,面向“十四五”,切实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建立基于流域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流域生态经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 “幸福”二字,备受关注。与会者普遍认为,要让发展回归“美好生活”的初心,尤其满足人民对生活富裕、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需求,让黄河成为“幸福河”。 脱贫问题正迅速解决。如甘肃,截至2019年底,民族地区21个县市中的19个贫困县市已有17个脱贫摘帽。山东有60多万群众生活在滩区,是脱贫攻坚重点区域,2017年即启动滩区迁建工程,到今年底将基本完成。 转型发展在加速。山东省省长李干杰认为,山东有优势,更有责任,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好引领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数据显示,山东经济总量占沿黄9省区近1/3,常住人口占近1/4,进出口总额占一半以上。 “黄河论坛”举办地济南,早有“携河北跨”梦想,而今乘着国家战略东风,在黄河两岸规划建设了1030平方公里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主体在黄河以北。黄河上架桥、黄河下开隧道,打通南北交通,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1年多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 近日,水利部发布消息:当前黄河上游干流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大1倍,考虑到上游干流水库蓄水偏多等情况,预计今年将出现大流量封河,首凌日期和首封日期晚于常年。 对丰沛可控的黄河水,我们如此期盼。 对可望可及的幸福河,我们合力共建。 图片说明: 图①: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扎陵湖乡生态保护站勒那村生态管护队队员在鄂陵湖畔捡拾垃圾。 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图②:11月3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黄河岸边的大孙村稻田里,村民在收割水稻。 刘智峰摄(人民视觉) 图③:10月27日,一群野生大天鹅在山西省平陆县三湾黄河湿地嬉戏。 刘文礼摄(人民视觉) 图④: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黄河源头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图为10月30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觅食的野生动物。 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底图:在河南省济源市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 新华社记者 郝 源摄 制图:潘旭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