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理念的指引下,人才已经成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共同富裕的强大引擎。截至目前,余杭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6万人,落地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家省级实验室,杭州未来科技城坐落于此,集聚大批龙头企业。近年来,在“科创+人才”双轮驱动下,余杭经济总量位居浙江省、杭州市前列,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2023年5月18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通报2022年度综合考评结果,余杭区连续6年蝉联榜首,并获得“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美丽杭州建设”“民生实事项目”“文化繁荣兴盛”5个单项奖。 人才“双向双创” 推动共建共富生态 2022年6月,余杭区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名单。余杭区创新实施人才“双向双创”,双向即“有来有往、相互赋能”,推动“研发、加速、产业化”各阶段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实现省域双向配置;双创即“创新共推、创业共进”,营造辐射全省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大生态,推动人才创新创业网络省域协同。 余杭区实施跨区域、跨领域人才共建、互认方案——《杭州市余杭区“人才飞地”高层次人才一体化互认实施方案(试行)》,保障人才同城待遇,为山区26县人才享受同城同待遇探索提供具有可行性、实操性的办法;贯通“人才飞地”与余杭区高层次人才奖补体系,实现人才政策协同兑现;双向互通人才统计,加强人才与产业平台紧密联动。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区累计引进硕士学历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5770名,人才资源总量达36万人。 2023年3月6日—7日,浙江省(余杭)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赴丽水市参与“送服务 促发展”浙江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丽水产业发展对接活动,包括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人才园在内的多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丽水市相关单位签订人力资源合作协议,人力资源服务业区域优势互补,为共同富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支持。 余杭区以科创服务一体化为切入口,探索双孵化器互通模式,依托集人才、科技、资本、市场等要素于一体的杭州·余杭VentureLab一体化科创培育平台,打通各要素资源高效流动渠道,促进省域内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具有余杭特色的“五链”融合人才“双向双创”新模式,进一步激活余杭创新企业、飞地企业融合发展。今年一季度,余杭区技术交易额达22.39亿元,组织申报区级研发中心405家,同比增长55.77%。截至今年一季度,未来科技城共招引亿元以上重大签约项目25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良渚新城招引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0个,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生命科技产业增长10%以上。 “扩中”“提低” 打造就业共富生态圈 瞄准增收潜力大的“扩中”重点群体,以及收入水平低的“提低”重点群体,余杭区确定“扩中提低”行动方案,既在“共性”维度提出促就业、拓渠道等八大路径,又在“个性”层面围绕现阶段重点关注的九类群体,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余杭持续攻坚共同富裕“支点计划”,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重点关注灵活就业群体,加大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力度,开展共富型统计监测体系研究。余杭搭建灵活就业用工市场“岗位数据库”,有效拓展灵活就业空间;从四个维度为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绘制“精准画像”,数字化建构灵活就业人员结构数据库,为智能岗位匹配提供数据基础;布局强化人才岗位匹配,融合“线上+线下”用工平台,通过“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和分级服务机制,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精准推送工作岗位2.3万个,致力于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用工主体双向需求。 余杭区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架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民呼我为”机制,推动创富活力竞相迸发、共富成果可及可感。余杭加快灵活就业群体工伤参保扩面,构建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和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辖区有效参保群众人数持续增加;针对困难群体,余杭构建多层次大救助体系,通过精准救助逐年稳步提升其生活水平;针对农民群体,余杭加快构建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培训体系,有序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截至目前,已培训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人员340余人;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余杭创新推出“骑手保”补充购置模式,对已购置意外商业保险(日险/月险)的骑手给予相应的补贴,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000余名骑手享受该项补贴,涉及金额40余万元;启用余杭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联动全区120个骑士驿站点位,在满足休息、充电、就餐等需求的同时,提供免费理发、爱心诊疗、公益维修等专项服务,提升灵活就业群体的获得感。 余杭区奋力推进“扩中提低”行动,通过细化促就业、优分配、重帮扶、减负担等多种路径,从人岗匹配、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打造就业生态圈,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强村富民 培育共富新动能 余杭创新杭州未来科技城与山区五镇“1+5”山城协作模式、加强国有企业与山区五镇“5+5”镇企合作、开展“百企百社结百村”结对帮扶等,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推动山区乡镇成为创新创业第二空间。通过构建共富工坊矩阵,2022年,余杭区山区五镇共落户项目54个,落地资金7.1亿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3.04%。鸬鸟镇依托“全域六村+区文旅集团”模式,统一整合全域景区村庄资源并运作市场化管理,成功打造了“村团长”“鸬鸟味·道不完”等特色共富工坊7个,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就近就地就业1256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2022年,鸬鸟镇六个景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50万元,当地合作企业、农户营收超3000万元。 2022年以来,余杭区先后出台“强村兴业富农三十条”“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十条”等政策,深入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和浙江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践试点建设,全面探索农村集体资源市场化运营,鼓励片区组团、飞地抱团等发展模式,放大土地集群效应,推动多点集聚、协调联动发展,着力实现农民增收。2022年,余杭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9.44亿元、村均660万元。 余杭充分发挥“乡创联合体”模式优势,努力将各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强劲竞争力,全面推进闲置土地盘活利用,成功引进未来村庄集团、小咖资本等15家乡创品牌企业,让充满活力的创业企业走进美丽乡村。出台《余杭区农业领域人才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和《关于加强余杭区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两进两回”等工作,切实加强乡村人才引育,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积蓄动能。2022年,全区共计培育农创客346名,农民培训累计总量达9334人,其中,农民劳动技能培训837人、农村实用人才一般项目培训1300人、农民专项技能培训2399人。同时,杭州未来科技城双创生态活跃、资源积淀深厚,向“共富协同体”企业定向开放峰会、论坛、路演、投融资对接会等双创活动,激励定向在山区县乡进行创业培训的机构,依托梦想小镇、国际人才园等空间,定点挂牌开设大学堂,搭建山区新农人返乡创业培训平台。 数据来源: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30日 08 版)
(责编:梁秋坪、温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