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会议室内,樊海宁(前)正在与同事们一起会商病情。
本报记者 贾丰丰摄
曼巴,在藏语里是医生的意思。
翻看“曼巴”樊海宁的微信朋友圈,“治疗包虫病”是出现最多的内容。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防治包虫病,共产党员樊海宁倾注了无数心血。
作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樊海宁还是医院肝胆胰、包虫病外科的负责人,包虫病是他最主要的攻克对象。从27岁选择从事包虫病防治工作开始,20多年的时间里,樊海宁跑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做了上千台手术。在牧民眼里,他是专家,更是可以信赖的健康守护人。
全面筛查
车如舟,行驶在茫茫草原上。
从玛沁到达日,从班玛到甘德,2019年刚入夏,樊海宁和同事们一路奔忙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南地区,对当地的包虫病患者进行筛查。“只有准确掌握患者的真实数据,我们的诊治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全面筛查,是攻克包虫病难题的第一步。
“上了车连睁眼都觉得费劲,可下了车又精神饱满地做起检查。”路程远,高原反应强烈,地理环境给樊海宁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有知识、有技术,还不够,更要懂患者、能应用。如何扩大筛查面?在多次和牧民交谈、了解当地人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樊海宁发现,可以依托学校,先给孩子们筛查,然后再动员他们告诉自己的家长和亲邻。
就这样,学校成了流动医院,教室成了临时诊室,凑齐桌子,摆上机器,挂起帘子,采血、验尿、做B超,一样不落。省去路上的奔波,简化了就诊流程,主动来筛查的牧民越来越多。
“饿了吃泡面,困了就趴在课桌上休息,晚上都住在教室里。”经过3个月的辛苦工作,在青海省卫健委的帮助下,樊海宁和同事们终于实现了全省牧区包虫病筛查的全覆盖,并建成了包虫病患者数据库,筛查数据让政策制定和诊疗救治有据可依。
倾心治疗
夜已深,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主楼依然灯火通明。四楼手术室外的长廊上,才让当智来回踱着步子,等待手术结果。
他的妻子正在做包虫病手术。
“手术一切顺利!”伴随着手术室“吱扭”的开门声,这句话让才让当智放了心。去年11月发生的这一幕,樊海宁和同事几个月来常常遇到。
2020年,青海对全省现有需要手术救治的包虫病患者集中开展治疗,实现应治尽治。研判病情、分析病灶、巡视病房、答疑解惑……樊海宁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虽然诊疗任务重,但樊海宁总是喜欢和患者多聊两句。由于牧民们大多说的是藏语,每次沟通,只能借助翻译人员,沟通难度大,樊海宁也从不偷懒:“有时候,我们多问一句,对患者来说,可能就少一分疼痛,多一分温暖和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去年底,樊海宁和同事们基本完成全省包虫病患者手术任务。“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包虫病诊疗水平提升,团队也得到了锻炼。”樊海宁说。
做好预防
“樊医生,可以留个电话吗?”很多患者出院前除了跟樊海宁道别外,还要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有了电话号码,我们就能随时联系到樊医生,心里也就踏实了。”才让当智说。如今,他的妻子已从手术中恢复,能做一些家务了,“不只是妻子,我们全家现如今都过得更舒坦了。”
对于樊海宁来说,成功救助患者让他欣慰,但多次的治疗也促使他不断思考:“如何让大家彻底远离包虫病的困扰?”
“其实,包虫病完全可防可治,关键是从观念上正确认识它,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为此,樊海宁也常常主动记下患者的电话号码,“一来方便做术后回访,二来是想通过他们,把包虫病防治的知识、政策,宣传给更多的人。”樊海宁扶一扶眼镜框,清瘦的脸上充满坚毅,“做好预防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持久战。”
开展包虫病防治宣教、免费筛查、制作包虫病宣教片……樊海宁现在比以前更忙了,也更有信心:“随着牧区人居工程、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包虫病在牧区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牧民们的预防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温暖每一位患者,把包虫病预防知识传播到每一顶帐篷,为了守护好牧民的健康,我会一直干下去。”樊海宁干劲十足。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27日 04 版)
(责编:赵欣悦、白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