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该剧根据史实,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大臣的辅佐下,指挥秦军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秦军在历史上一向被称为虎狼之师,从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对六国发动进攻,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十年之间,秦军横扫千军,所向披靡,歼灭六国军队的总数超过了200万,这在古代是十分令人震惊的数字。千百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探索秦军强大的原因。固然,一支军队的强大有许多因素,其中武器的精良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那么,秦军是靠什么武器力克强敌?这一历史之谜在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中得以揭开。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的几个农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几个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破碎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断定为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马俑。此后经过陆续挖掘,兵马俑中陆续出土7000余件武士俑以及大量的战车、战马、兵器,俨然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成为20世纪世界上最壮观的考古发现。考古人员经过考证,发现了秦军武器的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完美的青铜制作技术
在兵马俑中出土了一些秦国的青铜长剑,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可以炼铁,并且能够生产一定数量的铁器,中原各主要诸侯国的部队已较多地使用铁戟、铁矛、铁刀、铁剑等新式武器装备,逐渐取代了青铜武器。相比之下,秦军的兵器落后于关东各国的武器。那么秦军的青铜武器为何会胜过敌国的铁制武器呢?专家把这些青铜兵器拿去进行测定,发现秦剑的长度大约在81到94厘米左右,比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要长很多,在近身作战时占了距离的优势。但青铜本身韧度不够,拿来当武器容易折断。专家对秦剑进行测定后发现,秦剑在铸造时在青铜中加入了适量的锡,两者的配比非常完美,这样就使得剑得以保持了最好的韧性和硬度,长而不折。正是这种改造过的青铜武器在战争发生时,大大增强了秦军的致胜力。
先进的远射武器
从出土的秦兵马俑可以看出,不论步兵、骑兵或车兵,都装备有大量的弓、弩、箭。在规模宏大的一号俑坑中,每个步兵都“背负矢箙,手持弓努”;二号俑坑还专门有一个弩兵队列。骑兵个个“一手牵马缰,一手做提弓状”,手中的武器也不是刀、剑、矛,而是箭、弩。战车上的甲士既持矛、戈,同时亦备有弓箭。这说明弓、弩、箭是秦军最主要的武器之一。出土的弓和弩分大小两种,经考证,小的射程150米,大的射程可达900米。另外发现出土的数以万计铜镞都是三棱镞,特点是飞行稳定、方向性好,瞄准性好。还有一种特大的镞,长达4l厘米,重约100克,是专门用于强弩的。经过化验分析,铜镞的含铅量高达7.7%,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毒弹头”。经和当时六国的的武器相比,秦军装备的弓、弩、箭无论从射程上还是准确度上,都超了过六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射武器,这也是构成秦军强大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
在春秋以前,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战国时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到战国末楚军仍以皮甲为主。相比之下,秦军的装备则有进一步的发展,从秦坑出土的兵马俑来看,个个战士都穿着金属札叶制成的金属铠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并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后背和肩部易受伤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御手双手驾车,臂、手、颈易受攻击,所以防护的更加严密,其甲衣不仅有前甲、后甲,甚至还有颈甲、腕甲、手甲。将佐的甲衣则更为讲究一些。另外秦俑坑还出土了石质盔、盾,验证了古文献中秦军装备盔、盾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