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重。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可能是直接的受灾者和受害者,但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又都是面对者和应对者。 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本质上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深化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广泛普及应急科普知识,是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有效手段。
拓展防灾避险科普宣传渠道
发挥社会公共渠道的作用,让防灾避险科普宣传融入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促进防灾避险意识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外化为自觉行动。 加强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媒体一体联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制作、播放防灾避险提示,积极回应和解读热点问题,多形态、多层次、多角度推广防灾避险知识,有效服务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转移、救援救助安置等各项工作。 用好社会传播载体,通过应急广播、乡村大喇叭、社区微信群、网上办公平台等适时宣传灾前安全提示和安全避险常识,协调通信运营商在重要节点发送安全公益短信和灾害信息,让安全宣传直达社区、乡村的“房前屋后”。 用好公共平台,将防灾知识、安全元素有机融入机场、车站、码头等室内外公共场所和流通环节,广泛利用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楼宇等户外广告屏、电子阅报栏等社会媒介滚动播放安全提示、微视频等,积极传递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街头”正能量。 用好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和试点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社区活动中心、乡村服务站、老年大学、福利院等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开辟安全教室和安全书屋,配备灾害常识和安全宣传资料,常态化组织开展防灾避险交流培训互动体验等活动,增加安全宣传覆盖面。 用好灾害体验基地场馆,分类推进防灾减灾、安全应急、消防安全等科普宣教基地场馆建设,推动科技场馆、博物馆、教育基地、灾害事故遗址等场所设施设立安全专区,把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纳入常态展教内容,促进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大众化。
开展安全知识科普活动
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工作需要靠活动牵引,这些年开展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活动,对于营造社会安全氛围,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素质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性地结合行业、地域特点,精心设计、广泛开展互动体验、知识竞赛、展览展示等接地气、聚人气的群众性活动,让活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符合新要求、展现新气象。 强化“借船出海”“借势发展”意识,推动将安全知识纳入职业培训、文明创建、普法教育、公民素质提升等范畴,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开展防灾避险理念和知识技能宣传。 开展防灾避险科普宣传专题活动,根据灾害事件发生规律和季节性特点,每年将防灾避险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纳入重点工作事项,集中时段、集中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和频次,形成常态推进机制,营造全社会浓厚的安全氛围。 坚持群防群治,推动防灾避险宣传资源和力量下沉,加强常态化、小型化应急疏散演练,增强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支持引导群众参与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的积极性,以共建推动共治,以共治推动共享。
扩大应急科普“微传播”
积极适应“微时代”特点和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开展防灾避险科普知识“微传播”,增强信息“活性”“黏度”和传播力、影响力。 发挥学习强国等平台普及率高、触达面广的特点,通过在线访谈、大讲堂、公开课、云科普等形式,加强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的推广普及和交流互鉴。 发挥微信、微博、支付宝、网约车、快递物流等社交服务类平台公众使用率、触达率高的特点,在社交、支付、出行、购物、生活、教育等服务过程中,植入安全提示、公益广告、知识科普等内容,广泛渗入到老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 发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碎片化传播特点,发布优质的短视频、动漫作品和融媒体产品,合理开设话题、直播、互动等,充分利用时下热门形式和技术,开发防灾避险知识竞答、闯关游戏、VR体验等网络产品,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的方式,将安全宣传、应急科普深度融入亿万网民生活。 加强多平台联合、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各类互动活动引导民众行为,将原来“我说你听”的单向式科普宣传转为参与实践的动员式科普宣传,广泛运用新兴的组织方式催生新的宣传形态,让社会公众从安全宣传、科普宣传的接受者变成生产者和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