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莹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每年的4—5月之间,杨柳树开花会产生大量白色的杨柳絮,一阵风吹过,轻飘飘的杨柳絮随风飘飞,这些看似美丽的花絮,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那么,杨柳絮为何这么多?它有哪些危害?公众又该如何应对?
弥补木材不足,是曾经的“摇钱树”
杨树在我国是比较重要的树种,它属于落叶乔木,具有笔直高大,且有较强的抵抗恶劣环境等特点,因此在我国广泛种植。其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和华中地区。 “杨树曾经是公认的摇钱树,既绿化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还弥补了木材的不足,真是一举多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卓仁英研究员介绍说,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地区开始大规模绿化造林。相对于杉科植物喜欢温暧和潮湿的环境,桉树对土壤肥力破坏大,泡桐树易断不结实,马尾松适合于高海拔地区,而杨树因其生长快,五六年即可长大成材、树形优美,冠幅较大,生命力旺盛,适应力极强,四季常绿时间长等特点,于是,杨树开始在我国被大量种植,不光是园林里,就连行道树也优选杨树。 但是,随着大量杨树生长发育到了成熟期,陆续开始开花,杨柳絮漫天飞舞后,人们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仅会引发过敏,还极易引起火灾
为何现在杨树却让人深恶痛绝?原来都是杨柳絮惹的“祸”。 所谓杨柳絮,是杨树或者柳树的果实,杨树、柳树的果实很小且带有棉花丝状的絮状物质,借助风力到处飘散。 杨柳絮中含有很多过敏蛋白,这些蛋白会引发人体过敏,花粉过敏可能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呼吸不畅,还有呼吸道阵发性咳嗽、胸闷、气短、喘息,眼睛发痒、眼睑肿胀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疹子,甚至形成渗液。 卓仁英称,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往往不是颜色鲜艳的观赏花,而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春天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树木花粉,主要来自柏树、桦树、梧桐、白蜡、臭椿。 目前,世界范围内花粉等过敏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日趋严重的态势,每年发病人数有数亿之多,仅欧洲,每年用于治疗花粉过敏患者的费用就高达300亿欧元。我国对花粉过敏的患者至少在5000万人,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人民群众劳动效率和安居乐业的六大慢性病之一和四大非感染性疾病之一。 另外,杨柳絮还极易引起火灾,看见明火就会引燃,很多地方已有关于杨絮大量堆积遇明火引发火灾的案例。
多措并举抑制杨柳飞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环境绿化、美化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选择有益健康的生态景观树种尤为重要,这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需要科学评价不同绿化树种花粉、花絮的情况,择优选择过敏原含量低的绿化树种进行重点推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团队专门针对林木花粉、花絮过敏等问题开展系列研究,他们以杨树、悬铃木和柏木为材料,对杨树飞絮及花粉进行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收集到6个株系其开花量和结果量均明显低于普通植株。研究团队还筛选出杨树、悬铃木和柏木候选过敏原蛋白 15 个,分离杨树、悬铃木关键开花基因 10 个,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了2个不育转基因杨树,这两个转基因不育杨树自2007年田间种植后一直没有开花,顶芽花芽受到严重抑制。虽然初步筛选和培育出一批低致敏新品种,但由于林木育种周期相对较长,还需进一步观察和比较。所以,目前花絮和花粉引发的过敏,还需依赖于化学物质抑制林木开花,同时提高个人防护。 面对杨柳飞絮该如何应对?目前,我国各地主要采用喷洒或注射药物抑制花芽形成,如郑州采用注射一种花芽抑制剂—絮无影,抑制花芽分化过程,导致花絮球败育,促进花和幼果萎缩脱落,减少或者杜绝结球,以达到减少飘絮的目的。杭州市园文局自2019年起开展飞絮抑制试验,对主城区的580棵梧桐树注射对植物花果有催熟脱落作用的化学药剂乙烯利、赤霉素等药剂,结果显示试验路段悬铃木所结球果减少90%以上,甚至有全株无果的情况。 针对个人防护,卓仁英建议,可在花粉期到来的前两周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外出时最好带上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诱发环境并及时服药。一旦出现哮喘症状,赶紧服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医学专家建议防过敏技巧: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是防过敏的总原则,出门戴好口罩,以及防护眼镜;回家后及时冲洗口鼻眼睛;在家时注意关闭门窗,减少花粉进入室内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