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自2022年4月至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已经发布一年。课程方案中提出要“吸收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这是“学习科学”首次被写入我国国家级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当中。那么,为什么写入学习科学,又如何理解、看待和实践这一要求呢?
学为中心,引导教育基点转变
学习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是如何学习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变革教、促进学。从学习科学看,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教是手段和过程,学是目的和结果,教要基于学、支持学、促进学和成就学。吸收学习科学研究成果,首先需要转变理念,从学的角度去反思教学、改变行为和传递方法。 从学生学习角度去思考怎么更好地教,实际上是要将教育基点从学科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转变到学生和学习中心,这是理念层次的变化。理念的变化会带动行为的持续转变,行为持续转变才可能引发结果的变化。学习科学研究人的学习规律,这可以让教学行为更加科学,而非单纯靠经验。基于规律的教与学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比如,适当的音乐能够帮助大脑高效工作,健脑操可以改善大脑状态,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呈现人的思维路径,冥想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整体状态,在感到疲惫时吃点糖、喝些水,也可以有效提升大脑动力。这些具体的方法都具有脑科学和心理学依据,而脑科学和心理学是学习科学的主要组成学科。用科学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就是更加突出了学生和学习中心,这是学习科学视角下教与学的基本立场。
突出结构,优化课程内容供给
课程方案提出“创新体例,吸收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强化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教材呈现方式,注重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生动案例阐释抽象概念,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这是对教材编写提出的直接要求。面向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目标,课程标准主要变化之一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人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自身生存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的。人的学习是一个综合过程,学习科学认为,在一定的概念框架下,人习惯从客观情境中理解和学习知识。划分学科是教学的需要,不是学习的需要。人处在一个综合的社会环境中,与生俱来的学习是难以按照学科划分方式去实现的。在概念框架下,或者说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理解知识,是人学习的特性。从学习科学看,系统化、结构化、框架化设计内容,其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更加符合人的学习和成长特点,符合人学习的基本规律。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基础和需求,适当重组教材,甚至增减部分非主干知识,这样非但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反而可以更加促进学生的理解。
注重情境,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情境已经成为课程方案背景下教育教学实践的高频词和关键词,但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可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认知状态。简单的导入、举例、做题等,不应该视为情境。情境问题很难简单说清楚,可以大致理解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发现知识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知道知识怎么来、如何用,让知识不再显得枯燥和抽象的生动场景。 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要注重做到:可以持续贯穿一节课,背后具有核心主线和逻辑脉络,能够串起整节课的知识链条,有利于学生在其中将已知和未知衔接起来,进一步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例如,友善用脑课堂上用扑克牌游戏学习数学规律,用课堂剧表演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用汽车沉水事件学习压力知识,用考古活动学习朝代文化等。 面对复杂的学习主体——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高度关注并运用学习科学,使其日益科学、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