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素有“文房第五宝”之称,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它就是传达艺术的媒介物。 因其主要原料朱砂呈鲜红色,印泥古称“丹泥”“印朱”等。史书记载,印泥在我国已有2000年历史,最早是用黏土制成。春秋战国时,人们用简牍书写,传递重要文件时,为防窥视,便将简牍扎紧包严,外面裹上泥块,加盖印章,作为封缄标志,当时称封泥。隋唐时,纸张出现,人们弃黏土而用朱砂,用水调和于印面后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雏形。到宋元明清,以油调和朱砂,并不断地创新,融入艾绒及香料等附加物,使印泥发展得至善至美。 印泥堪称印章的外衣,篆刻的核心,书画的内涵。“盖用印章者之择印泥,犹善书者之择其笔墨”。印文稍有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便天差地别。在一幅丹青酣畅的绘画作品上钤上一二方印章,可谓锦上添花,赏心悦目。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对印泥要求极高。清代朱象贤《印典》引王兆云之言:“印固须佳,印色复不得恶,如虎丘茶洞山岕必得第一第二泉烹之,又如精毫非得妙墨名砚亦不能佳。” 印泥品种多,红色又分朱砂、朱膘等。朱砂赤红,朱膘偏橙红,相当于口红的不同色号,并不影响品质。北方文人墨客青睐炙热的朱砂红,而南方人喜欢雅致婉约的朱膘。印泥的颜色调配,分天然矿物原料与化工原料。市场上廉价的普通印泥,多用的是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印泥则以精致细研朱砂或朱膘、优质艾绒和独特工艺熬制的印油制成。 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冬无凝冻,夏不渗油,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能让篆刻清晰传神到纸上,呈现微凸的立体感,历经数百年“面不改色”。即使燃烧成灰片状,仍可清晰地看到印章内文字及刀刻线条,令人拍案叫绝。在中国印泥史上,漳州八宝印泥、上海鲁庵印泥和杭州潜泉印泥等多家知名印泥脱颖而出。2008年,上海鲁庵印泥和漳州八宝印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印泥制作一直是半保密的,各家有自己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一块小小印泥,古法从头至尾采用纯手工制作,需要30道工序,非常烦琐。其用料颇为讲究,主要原料为朱砂、艾绒和蓖麻油。 精选朱砂。挑选上好的矿物质朱砂,摒弃含杂质多或色泽不纯部分,经过研磨漂洗至极细,分层索取。只有研磨极细的朱砂,才能保证印泥细腻柔润,有光泽度,印文才能达到匀称、富有立体感等效果。 采集艾绒。制作印泥的艾草,区别于五月端午挂门上的艾草。后者是相对廉价的双瓣艾草,印泥用的是单瓣艾草,质地坚韧,对印泥有着较好的凝固作用。上乘的艾草采摘下来,将艾叶阴干后,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就获得软细如棉的纤维质——艾绒。 精制蓖麻油。新鲜蓖麻油比较稀薄,不能用作印泥材料,要暴晒3到5年,甚至10年。蓖麻油越陈越好,有点像酿酒,全靠时间。晒的时间越长,水分越少,油越厚,做出的印泥就越好。 有了好原料,按比例调成泥状,再经过上万次手工锤打。锤打时不能用力太猛,否则容易将艾绒折损。锤打过程亦不可一气呵成,印泥成泥的过程需要呼吸,打50下要停一停,让朱砂和油料聚融,经过35天反复锤打才能成为一方上乘的印泥。有的印泥还须加入冰片、珍珠、玛瑙,以及黄金等珍贵材料,显得更名贵。 上好的印泥,价值不菲,古代用一两黄金换一两印泥是常事。南宋诗人杨万里对上乘印泥赞誉道:“不知千里寄底物,白泥红印三十瓶;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扑鼻。”为了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以及个性化追求,一些名人还有着特殊的要求。如张大千的印泥是用藕经过特殊加工,扯出极细的藕丝取代艾绒,再加入中药和朱砂、印油调和制成,浸入水中不化,堪称极品。 千锤百炼的一方印泥,不仅有着它娇美的“姹紫嫣红”,更是中国绘画书法的“点睛之笔”,百年时光沉淀出那一抹低调的惊艳,赋予了作品别样的韵味。
相关链接
探文房四宝 品文化非遗 文/图 周维海 上图为观众欣赏制作传统印泥原材料。下图为观众在体验非遗传统印泥制作。
第50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品博览会近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博览会设7个展馆6大展区,展品涵盖文房四宝、书画印泥、美术颜料等相关产品,500多家展商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