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讯(记者 吴琼)4月22日-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吴丰昌、贺泓,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等6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
本届年会以“发展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设置了53个分会场、593个学术报告,同期举办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展。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齐聚一堂,交流学术进展、共商科技创新,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凝聚共识,贡献科技智慧。
会议现场
赵英民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科技攻关有力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科技人才队伍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创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对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生态环境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好科技“利器”作用。 陈敏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生态环境部和广大专家学者对江西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江西是一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高地,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王金南在致辞中提出,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科技工作“四个面向”的定位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科技供给,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之家,将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学术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把年会办成引领学术发展、传播科学思想、促进科技创新的大舞台。
贺克斌院士作了题为《双碳行动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报告。他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气候履约和产业竞争等层面,阐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双碳目标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多种碳减排路径,他表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科技创新在未来的价值将大大提升。
吴丰昌院士作了题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十年成效、进展与展望》的报告。他提出,十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科技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继续开展科技攻关,加强污染成因和科学规律的认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贺泓院士作了题为《大气霾化学研究进展》的报告。他介绍了大气霾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要在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大型科研基础设施上加强投入,要在大气环境领域加强健康研究模块,引导以健康效益为调控目标的大气污染防控,支撑我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朱彤院士作了题为《高原大气氧化性与人体健康》的报告。朱彤院士及其团队通过开展大气氧化性闭合实验,确认青藏高原强氧化性,证实珠峰地区臭氧浓度高,首次获得常驻人群以及急进高原人群的健康数据和环境及生物样本,初步分析揭示了低压缺氧对急进高原人群的心肺健康以及血液循环的影响。
开幕式上,颁发了“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共有56项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45项、科普类奖1项。
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
颁发了 “第五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复旦大学朱秀萍等10人获得 “第五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
第五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颁奖典礼
颁发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会士”证书,王文兴等48人被授予荣誉会士称号,王浩等45人被授予会士荣誉称号。
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会士颁发证书
颁发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突出贡献单位(集体)”,《中国环境科学》第六届编辑委员会主编团队等主编团队和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单位(集体)。
颁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突出贡献单位(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