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制图
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从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始终与创新相伴而行。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2014年6月9日,我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从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始终与创新相伴而行。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各个历史时期,经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实现科学技术的大众化、民主化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科技事业。 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发出号召:每个革命者都要重视自然科学,每个人都要积极研究自然科学。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解放区,颁布的“施政纲领”对科学技术做了明确规定。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发展科技事业不再是一项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而是开始转向有计划、有组织的长远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迅速推向全国并全面走向胜利。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有力支援革命战争,迅速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决议和指令,提出了种种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发出“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科学技术”的伟大号召。 此时,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提倡科学技术的同时,还主张将科学技术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科学技术的大众化、民主化,克服科学技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弊病。中国共产党认为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分子,其科技思想与政策大部分都与科技人才问题联系在一起。 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少数战略性领域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起步。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专门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科研设备严重缺乏、基础条件落后,部分科学家流落海外,现代科学技术几乎空白一片。 此时,恢复和发展经济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在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逐步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全民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同年,新中国首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下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出台,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以及今后12年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型科技体制。 1964年,接续《十二年科学规划》,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参照世界科学技术进展情况,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以“自力更生、迎头赶上”为总方针的《十年科学规划》正式实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国内外环境不利、人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集中计划型科技管理体制使有限资源投入到少数战略性领域,助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导致科技体制存在的弊病显现,科技与经济脱节,条块分割导致科研机构设置重叠,难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于是,科技体制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后率先启动的改革之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重大论断,使全国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开始了对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此后,一系列科技规划、计划相继实施,国家设立中科院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等,吹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也为科技体制改革指明方向。1985年到1994年,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以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出台,明确改革的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 1995年至2005年,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10年,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这期间的改革措施推进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今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为科技政策的主要脉络。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针,并首次从体系构建的角度确立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目标。“稳住一头”旨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放开一片”强调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标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自主创新以及科技产业化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科研机构为企业搭建平台。这一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系统调整科研院所的布局结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2006年至2012年间,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这一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指导方针,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及“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纲要》明确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潜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从八大方面30个领域着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围绕10个方面提出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措施,直指科技体制改革难点,这一方案也被称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施工图”。 2016年5月,新时期推进创新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明确了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各项科技体制改革举措不断细化落实,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被逐步破除。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提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面,最近几年间,有关部门频频发出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的政策“大礼包”。在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的同时,党和政府还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公开曝光,推动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43个部门建立了联合惩戒机制,建成覆盖全国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科技部第19号令《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明确将“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列入违规行为,之后,针对评审请托行为亮出了更具体、明晰的刚性处理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成果彰显了改革带来的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功实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直面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还要以更深层次改革破解束缚创新的难点、堵点,持续推进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让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强大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