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清华学子以独特的方式为学校成立110年庆生,在综合体育馆西侧网球场全面展示第3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挑战杯”始于1983年,是清华大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那么,这次竞赛展示了哪些富有创意、切合实际应用的作品? 创意蓬勃,创新佳作亮点纷呈 现场一只很酷的蓝白相间金属机械臂向观众缓缓伸出示好。“这是我们团队设计的未来智能服务型机器人,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家庭服务,比如帮助那些行动不方便甚至有残疾的人开门、取物品、倒垃圾,你通过语音就可以向它发出指令,它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周围人的年龄等信息。”相关设计团队的学生介绍。 据了解,此次参展的有9支创新创业团队。其中代表团队之一的负责人介绍说:“在碳中和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瓶颈问题之一,是冬季低温续航旅程降低及充电困难。我们围绕电动汽车车载电力系统平台开发电机双向脉冲加热算法,以及双向充电桩,可以给电机快速加热和快速充电,低温效果比现有产品高五六倍以上。随着未来电网中风、光电比例增加,电网会不稳定,而将这种双向模块参与其中,可以提供技术支撑。” “有要喝水的吗?”一辆自动巡航小车载着一箱水缓缓穿梭在人流中“询问”着,“这辆小车可通过其上设置的激光雷达360度探测,然后生成指令往哪个方向开,设计目标是可应用到灾区探查现场情况,然后让消防员进入。”一名参与设计的学生介绍说。 只见一场如火如荼的智能无人车决赛正在进行中,赛手是一辆微型黑色智能车,出发后一路灵活地躲避路障,并识别二维码及图标收集指令,不仅直着走、还可横着过,迅速抵达响应的停泊区。“我们设计的应用场景是未来可以抢险救灾、物流配送等。”一名设计团队代表介绍说。 据了解,本届“挑战杯”共收到来自全校30个院系的216项作品,包括机械控制、环保建设、能源化工、基础科学、信息技术、人文社科六个类别,可谓创意蓬勃,创新佳作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一直以来坚持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竞赛宗旨。 切合实际,推动创新实践起到重要作用 本届“挑战杯”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6件,一等奖作品11件,二等奖作品30件,三等奖作品60件。车辆与运载学院凭借出色表现摘得“挑战杯”桂冠。 值得一提的是,经管学院2018级本科生赵淳的项目“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与资源错配”,基于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和主板的10万余条数据,原创性构建一个包含大中小微企业间接融资明细的微观数据集,系统性评估并证明现有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导致的资源错配。还有车辆学院2018级本科生朱泽航的项目“一种面向轮毂电机的动力切换装置”,针对轮毂电机存在的输出扭矩和制动力不足等缺陷,通过机械设计使轮毂电机通过该动力切换装置可达到两种不同的减速比动力输出,并能实现快速切换,有望投入实际应用。 不仅如此,清华大学的学生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据介绍,学校在全国各地建立工作站。现场展示出140多个相关文创佳作,例如为推广当地海产品设计可爱小章鱼的包装标识;在文登站设计乡村大礼堂,还设立清华基地教育学院进行线上教学,带动当地教育、经济等发展。 显然,此次“挑战杯”在推动清华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促进不同学科间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一如既往起到重要而突出的作用。 据了解,本届“挑战杯”科展的本身充分体现科技感与交互性,将近期学生科技作品应用至科展的会务服务工作,改编校内科创赛事提升科展的交互性,宣传院系学科前沿方向;线上线下相结合办展,搭建网站同步展览学生作品,组织一系列趣味活动,并向全网现场直播,提升展览的趣味性与交互性。 (科技日报北京4月2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