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隧道时光舟载越

发布时间:2021-04-16 12: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隧道时光舟载越

“从这里飞向太空”展览揭幕 许增华 摄


“年轻人的字典里,没有追不到的梦想,只有不努力的人。半个多世纪前的钱学森、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们,就是现在的你。出发吧,少年!”近日,“从这里飞向太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揭幕。展览入口处的上述励志文字,召唤青少年观众走进展区,探索载人航天的奥秘,增强投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事业的信心。

这场科普展围绕着“做一名航天员”这个令广大青少年神往的主题,按照“航天员的梦想”“航天员的训练”“航天员的工作”展开,设置了“时空之旅”“为梦而战”“圆梦太空”“太空家园”“太空餐吧”和“未来隧道”6个展区,全景式地呈现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业务发展大年。据悉,在这一年里,中国新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将发射,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随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与“天和号”核心舱对接;再之后,“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飞船将两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接着,“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将分别上天,承担为航天员和空间站输送物质任务;“问天”和“梦天”两个科学实验舱也将随后发射,为空间站扩容、增项、升值。目前,“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及其发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发射场各项检修检测工作也在紧张有序进行。“从这里飞向太空”专题展览可谓应运而生,开幕式恰逢其时。

据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设计中心胡滨教授级高工介绍,该展览采用最新的机电互动、裸眼3D、虚拟现实等互动体验技术,并将通过网络直播、线下主题日、网红打卡地等科普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发射过程、在轨生活和返回经历,加深对载人航天科技事业认识,切实感悟航天精神文化内涵,更加走近中国航天、触及中国航天、了解中国航天、热爱中国航天。

载人航天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的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教授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后因研制条件太差、困难太大,不得不暂时搁置一边。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具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2001年1月16日,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升空后成功着陆;次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往返,载人航天安全性提高;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突破中国低温发射历史纪录。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成功往返天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完成“多人多天”太空飞行任务。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成功出舱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2012年6月16日,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乘“神舟九号”升空。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实现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已圆满走完“第一步”,稳步从“第二步”迈向“第三步”,为未来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感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庆贺“从这里飞向太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揭幕并将在全国巡展,特填《破阵子》词一首,以表情怀:“梦想放飞宇宙,科馆圆梦成真。隧道时光舟载越,虚拟航天亲历程。欢欣银汉奔。//互动参观体验,展巡精彩纷呈。文化科学融紧密,奋斗拼搏情感深。精神永继承。”

上一篇:科学的光辉在延安的黄土地上闪耀
下一篇:在家怎样自制84消毒液?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