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要问:既然杂交、诱变和转基因并无本质区别,那么为什么有了杂交育种技术还要发展转基因育种呢?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育种始终是农业领域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育成了一大批农作物、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为保障食物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科学家在育种实践中发现,育种领域的很多问题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但通过转基因手段却能够解决。比如,转基因技术能将微生物中的抗虫基因转入植物,实现基因的跨界转移;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跨科杂交基本上不可能,杂交在不同种、不同属之间很难进行,通常只能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之间完成杂交,我们无法期望通过杂交让作物获取微生物中的抗虫基因。与杂交育种相比,转基因技术可以拓宽遗传资源利用范围,实现跨物种的基因发掘、利用,为新品种培育提供一条新途径。 传统育种技术是随机的,很大程度上是靠科学家的经验,比如杂交后产生的基因重组,随机性很大,费尽心血也不一定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诱变育种通过辐射等让植物发生基因层面的突变,但突变并无固定方向,绝大多数的突变都是我们不需要的突变,经常很多年也筛选不到一株有用的植株。所以,传统育种中运气和经验非常重要。转基因育种能准确地知道目标基因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清楚转进去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效率非常高。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所以会有不确定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曾经发生过杂交土豆及杂交西洋芹品种中生物毒素过高的现象。 很多人认为,“转基因”实现的是跨物种的基因转移,所以转基因不“天然”。事实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不同物种间的基因转移,自然之手早就做了“转基因”这件事,所以,“转基因”谈不上天然还是不天然。 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科学家对来自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南美部分地区及非洲等地的291种红薯品种研究后发现,这些红薯品种中都含有来自农杆菌的基因,而且这种转基因方式就是目前科学家采取的主要的一种转基因方法。这一结果表明,农杆菌早就将它的基因插入到了红薯中,通过自然选择,红薯保留了这些基因,从而成为天然的转基因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