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关注斑海豹,未来犹可期

发布时间:2021-03-15 14: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关注斑海豹,未来犹可期

斑海豹幼仔(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Budd Christman)


每年的3月1日是国际海豹日。由于滥捕乱猎和海水污染,海豹的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为了保护海豹这种珍稀动物,拯救海豹基金会在1983年决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海豹日。

海豹、海象、海狮易于驯化,通常“组团”出现在各大水族馆中,并称“海洋公园三杰”。它们都长有鳍状的四肢,同属于哺乳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鳍脚亚目(Pinnipedia),游客们常常对其“张冠李戴”。

三者中最容易被识别的是海象。海象只有1种,即Odobenus rosmarus,体型较大,雌雄均长有长50~90厘米、类似象牙、用以自卫、挖掘食物和攀登冰丘的犬齿,因而得名。海豹和海狮体型相近,外形相似,均无獠牙。但海豹无外耳,而海狮有一对小外耳;海豹后肢不能弯曲,在陆地上只能靠扭动身体行进,而海狮后肢可折叠,非常灵活,可在陆地上“行走”。靠这两点便可将海豹与海狮区分开。

现存海豹有13属18种,我国自然海域分布有3种海豹:斑海豹(Phoca largha)、髯海豹(Erignathus barbatus) 和环斑海豹(Phoca hispida)。其中,仅斑海豹能在我国海域自然繁殖,另两种则偶然有个体游到我国沿海。

斑海豹成体体背部和腹部通常呈黄灰色,背部颜色较深且具椭圆形斑。斑海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偶见于东海、南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也有斑海豹分布。斑海豹一般在1~4月繁殖,繁殖期雌雄成对。其妊娠期10~11 个月,冰上产仔,每胎多产1 仔。新生幼崽体表被白色绒毛,可防风御寒,出生数周后开始换毛。

我国科学家对利用线粒体DNA测序技术对辽东湾斑海豹开展了多项遗传学研究。线粒体DNA(mtDNA)是动物细胞核外唯一的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演化速度快等特点,是研究物种群体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分析、物种鉴定等的有力工具。研究者发现,辽东湾繁殖区的斑海豹与世界其他繁殖区(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的斑海豹缺乏基因交流,属于斑海豹独立演化的一个分支,具有重要保护意义。但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过度捕猎和生境破坏,我国海域内斑海豹数量急剧下降。1940年渤海斑海豹数量预计在8000头左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锐减至2000多头。

我国于1988 年将斑海豹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并于1992 年和2001 年分别建立了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山东庙岛群岛斑海豹保护区,对斑海豹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偷盗斑海豹的罪行屡禁不止,甚至在2019年初爆出了大连市老虎屯镇百头斑海豹幼崽被非法猎捕的恶行,暴露出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此外,海底施工、船舶噪音等会对海豹的听力造成损害,并影响其与同类的信息交流和对天敌的警觉性。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于1955年开始研究斑海豹人工饲养和繁殖技术,成果显著。我国现已掌握了斑海豹饲养和繁殖技术。青岛水族馆于2012年4月成功对2只人工繁育的斑海豹实现了野外放流。

更令人振奋的是,从今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 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者,今后将被依法严惩。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公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斑海豹会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明天!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供稿)

上一篇:防控近视 教育部明确中小学生手机禁止带入课堂
下一篇:一生从未停止思考和研究法拉第的科学人生(下)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