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系统地研究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编写了脍炙人口4本专著,包括《希腊罗马衶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伊利亚特》《奥特赛》。这些神话故事内容曲折跌宕,引人入胜,书中内容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世界名著,其中涉及药物发现的故事,多得不胜枚举。 科学研究,表面上看,都是空洞乏味的,如药物的学术专著,但是与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就增加了趣味和阅读享受。 阿司匹林是具有最长历史的非处方药,最初它是作为止痛药出现的,是德国拜尔公司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赫利俄斯(Helios)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他每天清晨,驾驭由四匹喷火的快马曳引的太阳车,从东方开始出游,傍晚落入西方的大洋河里,夜间则乘小舟绕大地重返东方,日以继夜地不停奔驰。有一次,赫利俄斯的儿子法厄同(Phaethon)恳求他的父亲允许他驾驶太阳车一天。赫利俄斯因为曾经立誓要满足儿子的请求,不得不同意。开始时,法厄同车驾得不差,正得意万分时,缰绳脱落了,太阳车离开了原来的轨道,马匹拉着太阳车向着大地飞奔。由于地上的热度过高,河流开始干涸,森林纷纷起火。据说就是在这个时候,埃塞俄比亚人的皮肤变成了黑色,在河流、大海干涸后的地方全变成了沙漠。 眼看大地要被全部烧焦而毁灭,天神宙斯就用雷电轰击法厄同,法厄同浑身被燃烧,掉进厄里诺斯河里。法厄同的姐妹们看到这场大灾难,都吓得嚎啕大哭,一个个都变成了杨柳,她们的眼泪变成了琥珀。直至现在的杨柳,当有微风吹过,树叶就簌簌地作响,像是吓得发抖的样子。 阿司匹林的发现是因对人类长期服用柳树皮的研究而来。两千多年前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建议咀嚼柳树皮治疗分娩时疼痛和产后热。在古罗马,普利尼用杨柳树皮治疗坐骨神经痛。美洲印第安人曾用柳树皮制的茶来退烧。非洲的霍屯督人制成同类饮料医治风湿痛。 1838年,有个叫辟拉的人,从杨树皮中制成了水杨酸。1853年,德国化学家热拉特用水杨酸和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拜耳药厂的化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用乙酰水杨酸为他父亲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1899年,由德莱塞进行了临床试验,证明乙酰水杨酸可治疗关节疼痛。德莱塞将乙酰水杨酸改名为阿司匹林,从此它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抗炎镇痛药物。 在1934年出版的一本化学工艺史及1935年出版的德文版药物学史中,都称菲利克斯·霍夫曼是阿司匹林发明人,并获得了阿司匹林的专利权。但事实又是如何呢? 1999年9月6日,正当阿司匹林发明100周年时,苏格兰化学家兼历史学家沃尔特·斯纳德在英国皇家学会上第一次讲述了其中的奥秘。他查阅了拜耳实验室的全部档案,指出阿司匹林的发明人并不是霍夫曼,而是另一位同在实验室工作的犹太人阿图尔·艾兴格林,霍夫曼是在他的上司阿图尔的指导下,用他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当时阿图尔已是知名的化学家,他手下有10名助手,霍夫曼是其中之一。从霍夫曼的笔记本中可以看出,他仅是个一般的操作员,但由于当时德国正处在纳粹的统治时期,因而不愿把发明桂冠戴在阿图尔的头上,于是选择了霍夫曼。现在,终于恢复了阿司匹林发明历史的真面目。 阿司匹林的创制、发展、营销在整个20世纪中称为化学药物的不朽的里程碑。德国人使用强硬手段,把商标权和专利权捆绑运作,拜耳几乎成为阿司匹林的另一个称呼。欧洲的制药业只有德国拜耳,用阿司匹林“攻占”了美国的市场,并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