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受寒潮侵袭,准噶尔盆地野马生存区域的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中国第一代成功野化野马群开始进入较暖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探索新家域,并脱离了工作人员的视野,变得影踪难觅。 近日,新疆阿勒泰福海县三个泉野马管理站联合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在友邻单位——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的全力支援下,对失踪多日、跑入沙漠找“新家”的野马群,进行地毯式搜寻,通过多日努力,终于在远离人群近百公里的沙漠腹地发现了这些准噶尔大漠的“精灵”。 三个泉野马管理站的巡护员木拉力别克说,2021年元旦,三个泉的17匹野马大群突然离开了原来的活动范围,在头马“三个泉1号”的带领下,向南进入古尔班通特沙漠腹地,他和另一名巡护员开着摩托车在进入沙漠约五六公里处发现了野马群,并把它们赶回来,可过了几天,它们又跑进去,这次找了一周都没发现。 据悉,2007年6月,从德国引进的3310号雄性野马“兰多”与5匹雌性野马,放归至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喀木斯特的桑巴斯陶野放点。一个月后,“兰多”带着家族群自然迁徙至距桑巴斯陶野放点100多公里的福海县三个泉野马野放点。该野放点地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一个狭长山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覆盖度较好,野放点还有3个自流泉眼。除个别干旱年份泉眼夏季干涸外,这里常年有泉水溢出,并生长着极茂盛的柽柳灌丛和芦苇丛,使其成为野马重要的夏季水源和休憩场所。此外,野放点人类活动与家畜干扰较少,环境相对安静,非常适合野马生存。 三个泉野马管理站站长朱马别克说,目前该区域生存有两个野马群,共22匹野马。它们已连续14年在不依赖人工补饲的情况下,度过严酷的冬天,野性恢复很好。2020年8月,三个泉于2014年野外成功繁殖的第一匹野马“三个泉1号”公马,打败了原来的头领准噶尔295号,成为新“国王”,并占有了全部母马。2020年这个家族又新“添丁”5匹。 多年来,通过卫星项圈跟踪监测野马的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曹青博士说,野马在之前一年内并没有进入过沙漠腹地,所以这一次是特殊事件。普氏野马虽然不占据固定的“领地”,但是从2007年底,“兰多”群进入三个泉区域后,其家域十多年来基本固定在三个泉山谷内,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左右。虽然它们在到达山谷之初,几乎跑遍了这个100多公里长的吉拉沟,并多次向北或南走出大沟探索未知环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探索频次逐渐减少,所以这次“出走”进入沙漠,还是让我们有了些许震惊和担忧。尤其是,2019年为这群野马中的“皇后”佩戴的项圈,已于前不久自动脱落,还未及时佩戴新项圈,无法实时获得野马的位置,间接导致了搜寻行动的艰巨。沙漠腹地由于都是沙丘,沟壑纵横,实地监测非常困难。 曹青强调,“动物通过探索未知环境,收集周围信息,可以帮助自身更好地评估当前的情况,并做出最优化的栖息地选择,也就是生态学中经典的“探索-利用困境(exploration-exploitation dilemma)”命题。动物的选择往往是内外因共同驱动的。外因上,如果环境完全陌生,那么探索获得的信息回报率就极大,探索就会压倒利用;如果动物对资源了如指掌并已经获得了最佳资源,那么利用就是最优解。内因上,如果动物处境很舒适,那么稳定回报的利用会变为主导,而相反,动物就会铤而走险。从照片上可以看出,野马的身体状态尚好,那么外因驱动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环境的变化引起了野马的兴趣,继而选择探索。 曹青称,野马利用探索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普氏野马这一濒危物种来说,脱离监测视野往往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在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环境突变促使动物选择“探索”,而保护人员在此时却最难提供及时的救援。目前,最稳妥的方法是利用卫星项圈进行不间断的科学监测,采集日常活动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探索-利用”博弈中如何做出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