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黎世报》负责亚洲事务的资深财经记者马蒂亚斯·坎普日前在接受环球资讯《跨越百年的记录》栏目专访
瑞士《新苏黎世报》建筑(该报记者提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婧昊、阮佳闻)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光辉历程。百年间,各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共产党、又如何报道中国?
1921年7月23日《新苏黎世报》刊登有关中国的消息
瑞士《新苏黎世报》有着超过240年的悠久历史。过去百年间,这张报纸报道了很多有关中国的新闻,其中包括向西方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珍贵资料。从列强摆布的弱者到守护世界的力量,《新苏黎世报》记录了古老中国的浴火重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这一天,《新苏黎世报》恰好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的新闻,关注华盛顿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报道对当时的中日关系、中国的参会情况进行了介绍。
《新苏黎世报》负责亚洲事务的资深财经记者马蒂亚斯·坎普日前在接受《跨越百年的记录》栏目专访时介绍:“1921年,我们已经有了来自亚洲,中国和日本的报道。版面中也有一些消息关注远东的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多边会议。当然还有简短消息关注当时的中日关系。”
1938年8月17日《新苏黎世报》头版刊登博斯哈德访问延安的报道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吸引着国际媒体的目光。1938年,《新苏黎世报》记者沃尔特·博斯哈德拿到了一张前往延安的珍贵通行证,博斯哈德成了首位访问延安并见到毛泽东的欧洲记者。
1938年7月31日至8月17日,博斯哈德在《新苏黎世报》上以《在共产主义中国》为题,先后刊登了6篇图文并茂的长篇通讯,向西方详细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和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他写道,“毛泽东很早就开始关注受压迫的农村底层人民,并在家乡湖南组织起很多团体——这为之后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如今,《新苏黎世报》负责亚洲事务的资深记者马蒂亚斯·坎普,对报社的前辈记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赴延安采访深感敬佩。“在上世纪30年代,我们就有记者在中国,而且去到了延安访问,记者当时还采访了毛泽东,并将报道发回了欧洲。我们在头版刊登了这些报道,记者的名字就是沃尔特·博斯哈德,他描述了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进行的斗争,以及人们取得的进展。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报道,而且当时没有哪些报纸能够派出他们的人员或记者亲赴(延安)实地采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苏黎世报》持续关注新中国。
《新苏黎世报》1954年6月14日报道的周总理访问瑞士联邦
1954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和地位讨论国际问题。会议期间,周恩来到访瑞士首都伯尔尼,会见瑞士联邦主席、外长和法国总理等政要。1954年6月13日、14日的《新苏黎世报》,对日内瓦会议的过程及周恩来的伯尔尼之行进行了报道。
坎普表示,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内瓦会议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舞台扮演如此角色,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处在同一级别,为新中国开始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新时代开辟了道路。”
2017年《新苏黎世报》刊登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
2017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瑞士国际组织。习近平主席还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抵达瑞士之际,刊登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正是《新苏黎世报》。坎普介绍:“这篇文章发表于2017年,在(习近平主席)到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前刊发。随后,(习近平主席)达沃斯演讲让欧洲,不仅是瑞士,而且欧洲其他地区的许多人真正听到了中国领导人所传达的理念,因为这些理念很了不起,而且很有吸引力。这篇文章和这次演讲让这里的人们倾听到(中国的声音)。”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苏黎世报》对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进行报道,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关注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壮举。
近年来,《新苏黎世报》持续记录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深化国际合作的倡议和行动。谈到中国为很多国家提供了新冠疫苗、倡导国际抗疫合作。坎普认为,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国是“做出巨大贡献者”。“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特别是在(很多国家疫情暴发的)第一个月,中国提供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给很多国家,(当时)这些国家可能并没有从西方国家得到任何帮助。另外,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履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义务,是做出巨大贡献者。放眼未来,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方面,中国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