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准确理解、深化认识、系统把握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如何注意避免、主动厘清一些受错误舆论误导可能出现的种种认识误区,就显得愈发必要。这也是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经济日报针对当前对外开放中的几个理解误区和有关认识问题刊发系列文章,力求正本清源、辩证分析,敬请关注。
任何战略构想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提出,都与时代发展和现实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就新发展格局而言,也不例外。何谓新发展格局?中央讲得很清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如何理解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彼此关系呢?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可从以下维度加以观察:
从改革进程看,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全面推进,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迅速释放。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与国内资本极度稀缺形成巨大反差,为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由此,迅速形成“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工业生产和制造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以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为特征的持续高速增长。到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的经贸关系以“卖全球”为主要特征的外循环为主导,逐渐向“买全球”与“卖全球”并行演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立足自身人口规模和国内市场优势,持续推进向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就是一个重要标志。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态势加快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发展现实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世界经济进入动荡变革期。尽管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但是中央一再强调,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这就意味着经济全球化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尽早跳出原有发展惯性的所谓“舒适区”,不能过度依靠那种以往模式的国际外循环,而是更加有的放矢地精心筹谋、细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功能系统设计,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内在潜力,努力使过去习惯性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循环,加快转变为进口出口均衡发展、良性互动的双循环新态势。
在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问题上,党中央高瞻远瞩,其战略判断和抉择部署是深谋远虑的,既是立足当前,更是着眼长远。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由此可见,惟有不失时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切实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才能在疫情蔓延全球、一些西方国家民粹主义阻挠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形势下,确保中国经济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冲破重重阻力行稳致远。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到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对了无数困难和风险,也正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表象上看,很多事情具有难以预见的不确定性,但究其实质,许多看似偶然的突发因素,往往隐含着某些必然的深层原因。分析“偶然”,把握“必然”,主动施策,才是制胜之道。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客观发展实际,争取更大发展主动权的积极进取之举,是构建通往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并非迫于国际环境趋紧的被动无奈的选择,更不能被诬称为“闭关锁国”的历史性倒退。这一点,尤应谨记。(金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