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一一解决,不仅让城市治理成效赢得群众赞誉,也进一步彰显出把老百姓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的民生温度,擦亮了城市的文明品质
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改革创新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笔者在四川省达州市采访发现,近年来当地不断转变思路,让群众唱主角,促使城市治理获得质的提升。
民生难点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折射城市治理水平,也体现社会进步程度。由于城区人口不断增加,达州主要地段的公厕数量相对紧张。即便从规划到修建,当地在流程上特事特办、加快审批,但厕所新增数量依然有限,无法满足需求。对此,当地一位网友建议,可以新建,也可以推进机关单位洗手间对外开放,并建好统一标牌,既避免重复建设,又方便群众。达州充分吸纳群众建议,推动“新建”与“开放”齐步走,不到半年时间就新增了800多座“便民洗手间”,收获市民好评。可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正是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键要确保城市管理的“供”,可以精准对接群众的“需”。2019年,为更好解决群众难题、增加群众便利,达州开展大走访,并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大调查,当年就征集到59万多条诉求,并归类梳理成20件民生事项。随后,达州号召市民对这些事项进行网络投票,选出“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进行集中整治。从征集问题到梳理问题,从盘点问题到治理整改,哪里需要改善、哪里应该提升,成为群众街谈巷议的话题。大家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方式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落地实施提供了不少“金点子”。在此过程中,群众积极沟通、踊跃参与,既发现问题也贡献智慧,形成了城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大合唱。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在达州,“查找群众的不满意”促成了一件件惠民实事,各级干部通过问效于民、推动改进完善,力争使“不满意”变成“满意”。在城市工作整治期间,各牵头部门上报整治情况及群众满意度情况,并由统计部门抽查核实,满意度测评结果会成为目标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这一治理效果的评价,是对群众需求的反馈,是对政府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和能力的鞭策。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一一解决,不仅让城市治理成效赢得群众赞誉,也进一步彰显出把老百姓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的民生温度,擦亮了城市的文明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