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3月16日,国新办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分享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其中“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是重要方面。从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到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从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到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不仅需要依法依规,而且需要持续健全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
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离不开严格执法。这是依法治网的关键环节。针对非法收集、买卖、使用、泄露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通报、下架违法违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近3000款;围绕无正当理由屏蔽链接、“二选一”等问题,通过行政约谈、行政指导、规则指引等手段,整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聚焦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问题,持续开展“净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采取了约谈、责令改正、警告、暂停信息更新、罚款等多种措施……近年来,依法打击各类网络非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表明,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加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才能全面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形成健康规范的网络空间秩序,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应该看到,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承载的法律关系更为丰富多元,给依法治网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及时制定涉及网络交易、网络不正当竞争等领域的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释,细化法律适用标准,让网络空间规则、行为规范、权利边界和责任义务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需要持续健全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特别是围绕个人信息保护、算法规则、网络平台治理等新类型、新领域,深入研究发展规律、创新完善监管工具。网络空间的主体越多、情况越复杂,越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做到“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纵横结合”的立体型综合监管。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效能。推进法治化治理,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成效已经有目共睹。下一步,配套立法应加快,网络执法力度应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执法协作应提升,技术手段和预警机制建设应发力,多方协同参与治理的格局应完善。总体看,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是一项长期工作,既要依法治理更要严格执法,既要集中治理更要常态化治理,既要技术升级更要创新监管。只有真正做到让法律“长牙齿”、让技术“如利刃”、让监管“全覆盖”,才能更好护航网络空间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管网治网也任重道远。相信,持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明确权责、遵守法律,文明上网、依法用网,必定能推动网络空间持续向好、天朗气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