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10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营商环境12项新措施,其中就包含优化私家车检验周期这项。新措施规定,对超过6年不满10年的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检验周期由每年检验一次放宽至每两年检验一次,即私家车10年内仅需上线检测两次,分别是第6年、第8年;对10年以上的私家车,仍然按照原规定的检验周期执行。
这意味着10年以内的私家车检验次数较之前少了两次,亦即第7年、第9年不用检验了,只需要第6年、第8年分别检验一次。不少私家车车主每当车辆需要检验时,就会担心等待时间过久。特别是在车辆较多的城市,经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等候检测,以至于在一些车辆检测现场,还会出现“黄牛”收费为车主插队的现象。对于私家车车主来说,新措施显然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它可以节省时间、减轻负担。
随着车辆检测市场放开,负责检测的机构越来越多,排队现象比以前有了明显改观。但是,对私家车车主来说,既然花钱进行车辆检测,也希望检测机构能够水平高一点,检测条件好一点,检测质量和标准高一点,真正把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测出来。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检测机构并没有完全达到规定要求,场地、检测标准、检测人员的素质、检验机构的管理等,都离理想的车辆检测水平有一定距离。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即在优化私家车检验周期,减少私家车检验次数的同时,如何提高私家车检测的质量和效果?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媒体也披露了个别检测机构不负责任、编造虚假检测数据、缴费就能盖章、检测机构没有达到标准等问题。随着私家车检验周期放宽,检测机构在私家车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将大大提升。如果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与质量不能同步提升,也会对安全工作留下隐患,带来新问题。如此,也就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放管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减轻个人负担、避免浪费时间。这就是要让市场监管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从硬性约束转向提供服务。如果对检测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不能跟进,不能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进行有效监管,那么新的矛盾和问题也就不可避免。类似教训还是很深刻的,前些年湖南某地的一辆客车,由于没有及时检验,车辆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结果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随后,有多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因此受到法律制裁。
在公安部门放宽检验政策、优化检验周期、减少检验次数的同时,如何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管,确保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和标准,需要得到更多重视。由于针对检测机构的管理、监管等,分属多个部门,如市场监管、交通,一个方面工作不到位,监管不前移,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只有真正做到审批放一分、监管进三分,前道松一松、后道紧三紧,每个相关职能部门都能履职到位,才能真正把“放管服”工作做好,才能让“放管服”改革不因为新问题和新矛盾的增多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责编:郝晨录、朱一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