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解读 >

艺起评:矩阵不是你想重启就重启

发布时间:2022-01-23 19: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近日,2022开年的第一部进口商业大片,《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在国内院线上映。

这是官方称为经典IP《黑客帝国》系列三部曲的续集,主人公重回矩阵,每天承受着大脑中的思维不断分裂撕扯的痛苦,寻求心理咨询也无济于事。为了弄清自己到底身处的“现实”是真还是假,他必须再次做出选择。

与《黑客帝国》系列三部曲相比,《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口碑急剧下滑,该剧目前在豆瓣评分中只获得5.7分的成绩,而三部曲系列中最低评分为8.7分,可以说差距明显。

作为续集,如何顺畅地接续已经完结的故事,这是编剧必须面对的考验,而本片的编剧无论是接上集还是挖掘新故事都无法令人满意。我们可以从影片进度发现其中的原因:从男主与“老板”第一次面对面到项目组头脑风暴,句句都在吐槽出品方,比如“不是我们想做,是母公司华纳逼我们的,不然就取消合同”“三部曲已经很完美了,第四部要讲什么?”“华纳说了,有没有我们这些原始团队,都要拍”“我们想融入更多的哲学和创意,但华纳要原创性、新鲜感、要打斗、要混乱、要枪枪枪”……诸如此类。如此简单粗暴地指责出品方炒冷饭毁精品的做法,华纳竟然一刀未动直接放在成片里,无论是对市场的妥协还是对现实的自嘲,拿捏住了讽刺的腔调。身为观众,隔着幕布都已经“get”到了主创们的不满与矛盾。

片方只想收割IP红利,还非要起用原班人马,却忽略主创们的意愿,最终毁了一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失了观众缘。犹记得大战之前,男主本欲再次起飞,下蹲起立,手都举起来了——没飞起来:我已经飞不了了,求放过。

整部电影笼罩在令人尴尬的气氛中,文戏冗长沉闷,叙事散乱拖沓,“子弹时间”和原作片段被滥用:梦境中再现了经典招式和名场面、游戏中重复的旧情节、闪回,甚至直接被当作电影回放。除此之外,打戏不仅缺乏创意,还突显英雄迟暮的沧桑。“救世主”面带疲惫地对阵年轻版史密斯,已无力重现当年行云流水般地见招拆招,动作明显沉重不够连贯,原本势均力敌的对打失去了紧张、悬疑与期待,也无法调动观众的情绪。

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每当男主奄奄一息之际,怒吼中爆发大招,双手往前一撑,推出一个球形气流,可以推开一切有效攻击。这是什么大招?冲击波?在接下来的大场面里,大招频发,它就像一个保护罩,不管袭来的是子弹还是汽车或者导弹、直升机,都能把主角妥当地保护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尽管不如三部曲,《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蜂群攻击(包括大战时的plus版本),程序披着人类的皮囊,一旦触发就毫不留情。比如合成生命,人与机器和谐共处后的产物,有海量的数据库支持,也有人类的温情与善良。

此外,演员的输出也很稳定,时间赋予的皱纹与略显沉重的体态,反而增加了角色被矩阵控制过久而产生的麻木和刻板,男主似醒非醒时的混沌,女主坚韧的眼神明亮又暗含期待,主线两个演员丝毫不会使人跳戏,人物性格也延续了前作。新上线的墨菲斯除了继承了前几部的高大威猛,几个饱和度极高的套装也为角色增加了幽默感,更有人情味了。但这些优点无法改变整部影片“很水”的评价。

1999年,《黑客帝国》首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业界的“子弹时间”和颇具禅意的中式武打动作。事实上,与1998年的《楚门的世界》一起,《黑客帝国》表达的内核,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身处世纪之交的人类,怀着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人类开始思考科技的副作用,重新认知世界,重塑自我选择的意志,寻找真正的人生价值。当然,在好莱坞式的包装下,颇具哲学意味的主题借着典型爆米花式商业片的形式,票房大卖。毫无疑问,《黑客帝国》系列无论是在主题阐述还是票房表现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功。

然而,23年后,矩阵竟然重启了。可能连主角自己都想不通,经历了艰难的三部曲血泪抗争,才逼得矩阵妥协,却仿佛陷入了宿命论,一切又回到了开始。

对于故事已经讲完的《黑客帝国》系列来说,按照出品方的思路,革命之后还能矩阵重启(resurrections),那么往后第五部再战矩阵(refight),第六部甚至还可以重绘矩阵(refigure)。

其实,比主角更加艰难的是,观众要熬过观影的147分钟。如果说曾经的《黑客帝国》系列是业界的革新者,让观众一边被震撼一边被愉悦,那么正在上映的续集则有了“狗尾续貂”之嫌,前作故事的强烈爽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迟暮英雄回首当年的唏嘘和试图寻回青春的强弩之末。

拍续集可以说是电影公司赚钱的捷径,但影片质量可以说一部不如一部,鲜有类似《教父》这样的异类,大部分都成为了圈钱的工具,让观众大呼上当。这就导致很多我们奉为经典的电影,在无限续集之下挥霍了口碑,最终被榨干剩余价值,无以为继。

奉劝那些电影公司慎重对待自己旗下经典,不要肆意收割智商税,须知“矩阵不是你想重启就重启”。

上一篇:人民网三评盲盒营销之二:突破底线,岂能妄为
下一篇:人民网评:一线抗疫人员发脾气,“破防”之后更要关爱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