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解读 >

人民财评:“纸螃蟹”猫腻多,吃螃蟹擦亮眼

发布时间:2021-09-26 15: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前后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期,各类大闸蟹礼品券、提货券以其方便流通、随吃随兑等优势备受消费者青睐。可近年来,随着“纸螃蟹”满天飞,兑换难、蟹券空转情况时有发生,螃蟹质量更是缺乏保障,让不少人深受其害。

卖蟹不如卖券?螃蟹券背后猫腻多。作为受宠的时令水产品,大闸蟹销售时间短、不易保存,蟹券应运而生成为实物的替代品,“先买券后兑换”一度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极大便利,却逐渐变了味。据媒体报道,如今不少螃蟹生意成了“零成本”买卖,有企业一只螃蟹没有,一张蟹券空转,就能稳赚100元,营销人员也能赚50元。朋友圈、购物平台上热销的低价蟹券背后,缺斤少两、死蟹、货不对板、无法提货、商家跑路等乱象频出,令人防不胜防。

尽管围绕螃蟹券展开的“千层套路”早不是新鲜事,每年蟹肥时节也都有各种声音呼吁消费者加强防范、理性消费,但买的没有卖的精,精明的商家总能花样翻新,将消费者心理“拿捏得死死的”。殊不知,这些自作聪明的短视行为,既涉嫌触犯法律法规,也搅混了螃蟹市场的一池清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表明,货真价实、诚实守信是经营的基本要求;标大发小、以次充好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然而,乱象仍然一再发生,说明市场亟需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对各种礼品券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蟹券发放、兑现环节引入第三方平台予以监督,保证消费者储值资金不被商家占用、滥用。再如,通过售卖平台,制定惩罚举措,督促商家减少预售、发货过程中的不透明现象,压缩商家动手脚的空间。

打铁还要自身硬,大闸蟹行业内部规范同样重要。据报道,今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就组织和倡导作为会员单位的品牌商家,对自售出之日起30日内、未激活提货的一次性兑付蟹卡、蟹券,提供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这是国内大闸蟹行业首次将一次性兑付蟹券(卡)纳入无理由退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网购平台作为获利方,更应守土有责,既要在售卖环节对商户形成约束,也要打通售后投诉渠道,不能让消费者维权无门。

此外,由于螃蟹券属于商品化的预付卡,付费在前消费在后,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避免被“套路”,消费者自身也应擦亮眼睛,对含糊其辞、貌似诱人的“纸螃蟹”保持警惕。买券要看清品种、公母、重量等标注信息,选择正规渠道,最好选择经营年份长、口碑好的品牌,并预先检查商家资质。

只有监管、行业、消费者齐心协力,从源头刹住“纸螃蟹”套路多的歪风邪气,这一市场才能良性发展,让人们买螃蟹放心,吃螃蟹舒心。

上一篇:人民网评: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下一篇:中国倡议为全球发展指引方向(望海楼)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