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并提出“促进洛阳、襄阳、阜阳、赣州、衡阳、大同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意见》为几个区域重点城市进一步确定发展方位、明确发展目标提供了遵循,也为相关城市肩负起政治责任与发展担当指引了方向。 推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区域重点城市的发展应该有突破省域、市域界限的眼光,站在世界潮流大趋势、全国大格局、中部地区历史新方位和域间联结、板块互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来扛起重任、主动作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意见》指出:“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内陆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有待巩固,公共服务保障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有待提升”。从全国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偏重、创新投入偏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偏少等短板明显。区域重点城市,既要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又要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中部地区整体实力提升。 大开放带动大繁荣。中部地区可以优势互补,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区域重点城市是跨省互动的重要联结点,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做好“名、优、特”大文章,坚持在产业上区域协作、发展上差异互补、交通上互联互通、生态上联防共治,不断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扎实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以自身发展带动周边提升,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中部地区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重点城市建设既可发挥辐射作用,又能放大聚合效应。区域重点城市发展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吸引人口、资金、资源、信息向本区域集中集聚,推动区域板块以强带弱、组团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未来,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推进机制、加强工作协同、深化相互合作,就一定能乘势而上,推动中部地区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乘风破浪。 (作者为湖南省衡阳市委常务副秘书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4日 07 版)
(责编:牛镛、袁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