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解读 >

开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1-06-16 14: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内,古木参天,景色怡人。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不时可以看到一群群学生围绕在老师周围,聆听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知识。一个个经典故事,一副副雅致对联,一件件记录近代史的文物,激发着学子们深入思考。

  求知若渴的场景,在岳麓书院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湖南大学的“移动”思政课堂充分利用岳麓书院历史文化资源,把思政课从教室搬到户外,受到学生们欢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时代在发展,思政课也应与时俱进。尤其是在信息资讯爆炸的今天,面对思维活跃敏捷、喜欢独立思考的“00后”学子,如何将思政课讲得入耳入脑入心,真正为当代大学生们启智润心,无疑是一个重大时代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今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用抗疫这堂“大思政课”,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些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开好“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政课是在人的灵魂里搭建筑,关键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课不仅要“理直气壮”地开,而且要与时俱进常开、活学活用善开。开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我们既要善于读懂历史又要善于走进现实,既要善于学懂理论又要善于融入实践。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助力青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发掘利用好党史红色资源,有助于让思政课丰富授课内容、拓展学理深度。在中央红军红34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举里,可以读出信仰的力量;在沙洲村红军女战士临走时把一条被子剪为两半、给群众留半条被子的真诚里,可以读出红军战士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各地展馆中的一条条借据、一件件信物里,可以读出群众对于党和红军的爱戴,可以读出军民鱼水情深。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从党史中可以找到最佳答案。

  善用思政课,必须同新时代改革发展实践结合好,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深圳从小渔村崛起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城市、智造城市,湘西武陵山腹地一座座苗家村寨摆脱千年贫困、迈入全面小康,塞罕坝、毛乌素等沙化土地实现生态状况全面好转……这些彪炳史册的画卷,是共产党人夙夜在公、亿万人民奋斗拼搏的硕果,也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的生动写照。讲述好历史性成就背后的机理和动因,有助于让青少年一代更好认识中国的发展方位,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守正创新,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善用“大思政课”,大学才能更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3日 13 版)

上一篇:奋斗的力量奉献的精神(暖闻热评)
下一篇:“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人民论坛)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