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早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我国就与美国、法国发表了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动形成了气候谈判中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共识。习近平主席亲自出席巴黎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达成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作出历史性贡献,极大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由联合国及有关国家联合举办的气候雄心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开始逐步下降。碳中和则需要在特定时期内实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除量达到平衡。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少则45年,长则70年。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则要力争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彰显了中国重信守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将极大提振国际社会共同实施《巴黎协定》的信心和定力,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贡献了中国力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绿色发展。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发展设计了“总蓝图”、设定了分阶段目标。中国致力于将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进低碳科技创新,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倡导简约适度的消费模式、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积极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