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解读 >

一封信札折射鱼水情深(微观)

发布时间:2021-04-07 13: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着一封长29厘米、宽22厘米的信件。褶皱的纸张,印刻着历史的痕迹;苍劲的笔迹,在字里行间诉说着朴素真情。这是时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的彭雪枫,在1940年7月给一位老妈妈写的信,今天读来仍然感人至深。

  “谢老太太:你的三个儿子为了抗日救国英勇牺牲,满门忠烈,留下无上的光荣,全国军民莫不钦敬……”如信中所述,谢老太太的三个孩子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参加了新四军,后来相继牺牲在战场上。谢老先生因悲伤过度病逝,她带着儿媳和四个年幼孙儿艰难度日。得知谢家为抗战作出重大牺牲的故事后,彭雪枫甚是感佩,委派有关人员携带一百法币前往慰问,并致信一封。壮哉谢家,为国为民而战;鱼水情深,至真至诚之言。

  坚毅品质锻造不屈精神,团结意志坚定必胜信念。谢家三个孩子牺牲后,家里无论多困难,谢老太太都不愿向组织伸手,在收到来信后激动地说:“我老了,不能为国出力了,但我要和儿媳妇一起,把孙子都培养成人,让他们长大后还报效国家。”无论是送子上战场还是教育后人,谢家称得上是“英雄之家”,谢老太太用行动诠释着英雄情怀。同时,英雄的人民与英雄的战士,团结起来,汇聚成了胜利的滚滚洪流。如信中所说,“我们要努力打走日本鬼子,为你的儿子复仇,使你能过安宁的日子”。抗战决心、必胜信念、美好期许,在党群同心、军民团结中久久激荡。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江西于都老乡钟伦扬,为不让“红军锅”落入敌手而不惜冒险,连锅带人被敌人的子弹打伤,那口带枪眼的行军锅收藏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红军途经宁夏西吉,教当地群众制作粉条,“红军粉”成了“致富粉”,那把用过的粉勺陈列在将台堡三军会师纪念馆。“半条被子”“一条棉裤”“一盏马灯”“一张借据”“两个红薯”……朴实无华的物品,见证着水乳交融的深情。历史与实践证明,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也只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同人民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才能不惧山高路远,不畏风狂雨骤。

  人心就是力量。彭雪枫常要求战士,“在敌人面前是猛虎,在人民面前像绵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无惧困难、无往不胜。革命时期,“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改革时期,“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要唤起“我能行”的意识,要发扬“让我来”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重温信札里的军民情、鱼水谊,更能感知“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彭雪枫做师长的新四军第四师,创办了一份机关报《拂晓报》。其发刊词写道:“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在拂晓时迎来晨曦,于人民中汇聚力量,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能在新征程上浩荡前行、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4日 05 版)

上一篇:赓续传承斗争精神(现场评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④)
下一篇: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新知)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