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金融 >

市场对“降准”与否现分歧 但一致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工具不会“缺席”

发布时间:2021-10-16 15: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记者 张晓翀

  国内限电限产和房地产调控给经济带来的压力,与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等引发的通胀担忧,正令市场对四季度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预期出现一定程度的分歧。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四季度资金缺口较大,且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宏观政策将进一步转向适度稳增长,货币政策有望边际宽松,年内再次降准仍有一定的必要性。

  但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在日益加大的通胀压力下,新一轮全球加息周期已经悄然而至,国内央行货币政策料将受到掣肘,全面放松流动性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将继续以结构性工具为主。

  看“降”派:经济增长需求及流动性缺口将成为“降准”触发器

  出于对四季度经济增速的担心,以及叠加而至的流动性缺口,成为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四季度降息预期可能增加的主要理由。

  央行今日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表示,从上述数据看,7月降准对信贷和社融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

  王青并认为,降准与否的关键决定因素是稳增长需求的大小,以及CPI与PPI剪刀差扩大对下游小微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他认为,目前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会较突出,因此央行需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对冲。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则认为,导致11、12月降准概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四季度流动性缺口较大,10-1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合计2.45万亿元;另外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提速,对流动性吸收效应较强。但他认为,主要可能以置换MLF方式实现降准。

  不过,王青认为,资金缺口不会是降准工具运用的决定性因素,最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降准的时机。

  全面降息可能性甚微,不排除定向降息可能

  尽管市场对四季度的“降准”概率存在分歧,但对不会“全面降息”则几乎看法一致。

  董琦预计,四季度央行或将通过“降准+适度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的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边际宽松,不排除定向降息的可能,但全面降息的概率当前来看依然较小。

  王青亦认为,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力度偏弱,不足以应对经济全面下行压力。降准可能是当前局面下的适当选择,且降准还可能推动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下调,以市场化降息替代政策性降息,而且政策力度整体上也会比较温和。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预计,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可能还是量宽价平,即数量工具保持合理充裕,价格工具依然谨慎。虽然总量上货币易松难紧,但央行仍会把好货币总闸门。

  东吴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对财联社表示,当前通胀压力下,可能使得央行更加注重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国内央行可能在10月或11月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进行流动性支持和定向降息。

  绿色再贷款或将推出,央行定向工具将扩容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召开专项再贷款政策视频会,拟出台专门的货币政策工具,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

  陶川认为,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压力,降准等总量性政策有效性可能下降,结构性工具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

  陶川预计,绿色再贷款在操作对象上将更加“开放”,可能面向符合要求的大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更偏向以金融机构合格绿色贷款的存量数额来确定准入标准;而且在操作形式上可能参考“直达实体”的形式:按一定比例购买银行新增的合格贷款,并委托放款行管理。

  在利率上,再贷款工具可能主要以1年期为主,利率可能低于支小再贷款的2.25%,但高于扶贫贷款的1.75%。相应的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的利率将低于5.5%,发挥定向降息的作用。在数量上,新工具在今年余下时间约能投放6,500亿元流动性。

上一篇:央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下一篇:央行:2021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4.75万亿元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