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王信: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的状况已得到根本扭转 |
发布时间:2021-03-10 14: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
3月8日消息,浦山讲坛今日开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聚焦“‘十四五’开局:经济发展趋势与政策重点”这一主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分享真知灼见。
王信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基本上是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来展开,这三点具有内在密切的逻辑联系。
具体来看,“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的发展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着力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框架。
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更加强调从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向价格型调控为主。我们希望优化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加强和市场的沟通,不断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象限。我们进一步推进利率汇率的金融要素市场化的改革,同时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宏观审慎其实挺早就已经有,但是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宏观审慎政策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强调,我们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起作为双支柱调控的框架。人民银行利用宏观审慎政策的评估实施逆周期的调节,同时不断健全宏观审慎改革的框架,逐步扩大宏观审慎政策覆盖的范围。比方说在外债管理方面和在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方面,早先用的行政手段方法,现在更多的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方法,更多用宏观审慎政策这个措施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
在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我们采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形成的机制,促进贷款机制“两轨并一轨”,这可以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里头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不单是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变化,同时也在刺激经济增长,有效引导市场利率、贷款利率有效的下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我们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现在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双边汇率的弹性越来越大,人民银行已经基本上退出过去曾经有过的常态化的市场的这个干预。现在我们是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的作用。
第二,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防范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风险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金融的风险。目前,防范和化解重大的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几个大的方面:
第一是集中整治互联网的金融的风险、影子银行的风险。很多的乱象得到根本的扭转,取得了攻坚战良好的开局。对于不同银行的风险化解,我们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模式,这为下一阶段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精准的拆弹,有效的有序的缓释风险,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对于前一阶段的出现的各种乱象,监管部门经过集中攻坚,使得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的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的状况得到根本的扭转。
第二是优化金融监管的体系,构建现代金融监管及框架。“十三五”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我们构建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的这个监管框架,同时健全监测预警、压力测试、评估处置和市场稳定机制,全面地评估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这就像大家对我们的金融体系做一个全面的体检。
进一步的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和退出机制。我们前一阶段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对未来更加有参照性这种机制化的处置的方式。注重发挥存款保险机制的作用,加强风险的监测和早期的纠正。
第三是增强金融配置资源的能力,构建合理分工、相互补充、功能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我们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加快战略转型,大家如果比较我们现在国有大的银行它的很多的财务指标,不但不逊色于国外的大的同行,甚至在不少方面其实还是领先的,这也体现了银行改革的成果。同时我们积极推动落实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的方案,中小银行稳健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比方说近期很多的中小银行都用各种方式来补充资本金,来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同时民营银行实现了常态化的设立和稳妥有序的发展。
在资本市场方面的改革是不断深化,我们已经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其中债券市场保持快速的发展,像票据市场、黄金市场等等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也都进一步的加强。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板,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上市的需求,除了场内市场以外还有场外市场。现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经接近3700家,总市值是54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也是快速发展,到2020年末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7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第四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和水平稳步提升。金融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也是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我们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领域,金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方说在创新的领域,我们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拓宽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协调发展理念方面,强化国家重大战略的金融服务,持续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在一些重大的区域的发展战略,比方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调发展等等这些方面,金融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可以说中国也是走在了全球的第一方阵。我们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绿色金融的体系的这个建设,而且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在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治理等等方面,现在都积极的参与。
在普惠金融方面,这个也是我们非常强调的重点。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也推出了很多创新性的举措,持续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的服务,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利用数字的技术来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重大战略的金融服务,刚才已经提到,我们现在先进制造业和产业的集群方面它的这个融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它相应贷款的增长也是比较快的。绿色金融这个方面,我们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通过设立国务院批准的由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牵头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很多重要的理念,很多重要的产品,很多重要的举措都可以在绿色金融试验区先行先试,然后再向全国推广运用。
在普惠金融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金融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助力决战决胜脱贫的攻坚战。比方说中央银行通过扶贫再贷款,贫困人口贷款等等,我们推动金融机构以低成本的资金,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第五是我国扩大金融业的双向开放,高层次的开放型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应该说我们现在金融业的开放,包括金融市场的市场准入的开放是在不断的加快,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在稳步的推进,加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包括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的系统,不断增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使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适应中国经济走强的这种大的形势。我们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的治理,利用国际的重要的平台来推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现在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已经成为第五大的国际支付货币、第五大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及第三大的贸易融资的货币和第八大的外汇交易的货币。当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面我们必须行稳致远,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
第六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便利性进一步的提升。这一方面包括的范围就比较广,可能都是非常基础性的,比方说支付清算,金融科技、金融标准、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征信、信用评级等等这些方面。他们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同样也是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