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鱼鳍扎伤,一般人都不会放在心上。可是有时候小伤口却会引来大麻烦。家住顺德的李先生就因被罗非鱼鱼鳍扎伤造成感染,险被截肢。
杀鱼时左手被鱼鳍扎伤
近日,在超市卖生鲜的李先生在帮顾客杀鱼时,左手小鱼际部位不小心被罗非鱼鱼鳍扎了一下,这对常年接触水产品的他来说见怪不怪,自然没把它放在心上。谁知道,左手掌红肿越来越明显,剧痛难忍。
意识到情况不对,李先生赶紧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生考虑“左手坏死性筋膜炎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形成”,便进行了左手背部、小鱼际区切开减压,并高度怀疑李先生感染上了创伤弧菌(一种致病菌,致病力强、感染死亡率高),不排除截肢的可能。
次日,李先生的左手红肿已经蔓延至左前臂,转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ICU。“当时,李先生已经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参与会诊的珠江医院创伤骨科主治医师刘玉斌回忆,当时李先生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不稳、心率较快、呼吸急促。
刘玉斌医生查体发现患者左手背部、小鱼际区红肿,部分皮肤坏死,肿得像大黑馒头,左手背部、小鱼际区切开减压伤口的地方有大量分泌物,整个包扎辅料都被渗透。
会诊专家们立即对李先生进行抗休克、抗感染、取分泌物培养等治疗,李先生病情逐渐稳定下来,随后转入创伤骨科进行诊治。
多重细菌感染是祸首
转入创伤骨科后,刘玉斌医生多次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发现,李先生出现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多重细菌感染,而罪魁祸首则是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又叫大肠杆菌,较为常见,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入侵时容易引起感染,而培养结果中的屎肠球菌则属于多重耐药菌,对药物不敏感,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比较高,一般的药物难以发挥作用,比较顽固。
当侵入人体,细菌会将人体体表伤口附近的肌肉组织“杀死和吃掉”,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刘玉斌医生表示,组合型的多重细菌感染,毒力更强,短时间内,患者感染部位已经从手掌延伸到前臂甚至上臂,进展非常快。
确定了具体被感染细菌,创伤骨科主任李松建教授带领团队为李先生制定了全面的诊疗计划:合理使用敏感性抗生素,补充白蛋白,减轻水肿,为患者提供营养和免疫力支持,同时,持续封闭负压吸引,加快感染创面愈合。
经过近一个月抗感染治疗,李先生伤口红肿热痛的状况得到改善,分泌物渗出较少,手指伸屈功能改善,病情稳定,摆脱了截肢的风险。
提醒:水产品扎伤不可大意
为何一根小小的鱼刺扎到手,就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李松建教授介绍说,水产或海洋生物身上有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特别是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一旦被刺伤,细菌和微生物通过伤口入侵体内组织,就容易造成发炎、感染,严重者甚至可能截肢或者引发生命危险。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被水产品扎伤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李松建提醒,如果伤口较浅,及时将表面血液挤出,在流动水下冲洗伤口5分钟,消毒伤口;如果伤口较深,经过基础的处理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另外,经过高温煮过的鱼类、海鲜生物,细菌也会被高温灭杀,因此,如果被煮熟的水产生物扎伤,通常问题不大,但如果被鲜活的水产生物,尤其是像李先生这样被携带大量细菌的死鱼刺伤,细菌会快速“吃食”脂肪和筋膜,就需要格外小心。建议大家食用海鲜时,一定要煮熟,避免细菌残留。
总之,不光是水产品,任何被划伤、刺伤、扎伤的情况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不慎被刺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并做明确诊断,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