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膳食营养不均衡问题突出。近期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者已达3496万。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当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学生营养膳食行为核心提示》,倡导学生保持均衡膳食,并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和开展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当前我省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如何,又该怎样为他们舌尖上的营养健康保驾护航?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A 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
营养不均衡成困扰儿童健康难题
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0至7岁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上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
5月11日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我国主要大城市0-7岁肥胖儿童估测有476万名,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者达3496万名。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0至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0%,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营养不均衡成为困扰儿童健康的一大难题。
“我们班里有四个 小胖墩 ,还有两个不长个子的 小豆丁 ,瘦弱的 豆芽菜 也有一个。”5月22日下午,在太原市尖草坪区某小学上四年级的郑涵小朋友对记者说。
崔宇小朋友就是郑涵口中的“小胖墩”,体重约50公斤,在同年级学生中体重偏重。在被问及“一日三餐吃什么”时,崔宇“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家一天三顿饭少不了肉,什么香辣肉丝啊,宫保鸡丁啊,我妈天天变着法儿地给我做各种肉菜,素菜我从来不吃。”最让他感到“幸福”的是,爸爸每周都会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每次必点鸡块和可乐。
张铎则是同学们眼中的“小豆丁”。据说,上了二年级以后,他就没怎么长个子,在班里一直坐在第一排。他面带苦涩地对记者说:“我不爱吃家里做的饭,饿了我就买点火腿、饼干吃,渴了喝点雪碧。”他说,因为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每天都是奶奶做饭,可是奶奶做的饭一点都不好吃。
该校四年级二班班主任李美娜老师向记者表示,班里大部分学生都爱吃小零食,辣条、薯片、雪糕、饮料是他们的最爱,一些孩子把零食当成加餐,还有一些直接把零食当正餐,这就造成了班里过度肥胖和纤瘦羸弱学生同时存在的现象。
对此,太原市营养师协会王小慧会长5月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生们大多喜爱吃些油炸食品、垃圾零食,喝些含糖饮料,殊不知这些食物能量虽高但营养价值低,优质蛋白比例少。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均会导致学生膳食营养的不均衡。
“食品营养问题对健康的危害往往是隐性的,由此会造成中小学生营养过剩、失衡、缺乏等诸多问题,并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出现低龄化趋势。比如说,儿童顿顿吃肉不但会导致肥胖,而且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乃至结肠癌的风险。”王小慧说。
B 不健康饮食源自家庭影响
折射出家长知识匮乏、儿童饮食教育缺位
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背后,反映出饮食教育缺位的问题。在这方面,不应该只埋怨家长的“无知”,学校等部门也有很大责任。
“现在大多数家长给予孩子们的物质条件非常优越,在饮食方面也是一样,只要孩子喜欢吃他们就给买,不管这些东西吃下去有没有营养。”李美娜老师感叹道,学生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大多源自家庭的影响。
“小胖墩”崔宇的妈妈体重接近80公斤。在她看来,每天都为家人做他们爱吃的肉菜是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支撑他们完成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奖励他去肯德基吃一顿,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在被问及“有没有在意过营养不均衡的问题”时,崔宇妈妈表示,每天吃肉才能补充营养,均衡不均衡并不重要。“小豆丁”张铎的奶奶对于孙子的厌食行为则表示“无能为力”。
“上述家长的错误思想认识需要纠正,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从而引发疾病。”王小慧表示,家长对于营养健康知识的匮乏,其实变相纵容了孩子“乱吃乱喝”的行为。据记者了解,不少儿童在饮食中存在以下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爱在校外流动摊点用餐;餐前喝饮料;很少吃蔬菜水果等。
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背后,反映出饮食教育缺位的问题。在这方面,不应该只埋怨家长的“无知”,学校等部门也有很大责任。
据记者了解,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某幼儿园,园方会保证孩子们摄入的食物量稳定、平衡,并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的带量食谱,每周更换一次不重样,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精、粗搭配,动、植物蛋白搭配,食物多样化,营养比例合理。针对某些孩子存在食物过敏、消瘦、肥胖、贫血等问题,还会制定个性化食谱,有效降低了孩子们患营养性疾病的风险。这样的饮食营养搭配,无疑为儿童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家长们所乐见。然而在学校饮食教育方面,则不是那么乐观。
“我们每周二下午都会召开班会,有时候班主任老师会在班会上强调一下饮食营养的问题,但是也只是捎带说一下,同学们从来没有认真听过。老师平时也很忙,顾不上管我们吃啥不吃啥。”郑涵小朋友说。
“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一直是被边缘化的,没有专业的营养师资队伍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王小慧表示:“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多是体育老师、班主任、校医等,他们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营养专业素养,所以大多数饮食营养教育活动都流于形式。”
此外,广告宣传也会对孩子的饮食习惯产生不良影响。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处长李敏就认为,电视等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充满物质诱惑的广告语,很可能引起孩子消费的攀比、炫耀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消除。儿童缺乏对产品的辨别认知能力,无形中会引导他们形成不良消费习惯。
C 健康饮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儿童营养健康还需家庭、学校、社会总动员
学龄时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教育与引导,关系到他们营养健康习惯的养成及身体健康成长。
有专家表示,学龄时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教育与引导,关系到他们营养健康习惯的养成及身体健康成长。
去年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我省也于今年4月出台了《“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在引导合理膳食方面,提出要全民普及膳食营养健康知识,指导不同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等)合理使用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可喜的是,在推进学校健康教育方面,我省一些地方部门已经行动起来。据了解,太原市科协今年将联合教育部门、营养师协会,在全太原市范围内开展“舌尖上的未来”食育进校园系列活动,预计从9月起开始实施。该活动旨在通过饮食教育,树立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最终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促进国家食育进程。在循序渐进的科普教育中,培养孩子们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理念,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的目标。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应该主动负起监督责任,观察学生们平时都在吃什么、爱吃什么,奖励饮食营养搭配良好的学生,引导陷入饮食营养搭配误区的孩子,使他们走上正确的饮食搭配道路。”杏花岭区某小学三年级年级组长王静老师认为,学校应该为孩子们增设饮食教育课程,并寓教于乐,定期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家校互动活动,以增强食育的实际效果。
不过,在李敏看来,在培养儿童健康饮食习惯方面,家长应该负起主要责任。他认为,父母对低年级学生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做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典范,引导、支持、监督并鼓励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此外,社区等组织也应该多开展一些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讲座或活动,多给家长和孩子传授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王小慧对此表示赞同。她说,每个家长都应掌握更多的营养健康知识,纠正错误的观念,学会科学合理地为孩子们选择健康食品,而不应一味根据孩子的喜好、口味去选择食品,让孩子们从小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文中涉及学生、教师姓名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