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是国际肉瘤宣传日。相比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常见高发肿瘤,肉瘤是一种“小众”肿瘤。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副主任陈勇介绍,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作为普通民众,或许有些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肿瘤中的“稀罕者”。
事实上,肉瘤发病时的早期信号一般是出现在四肢、躯干及体表的“小疙瘩”。听到这里,可能你会轻易地将“小疙瘩”和肉瘤划上等号。其实并不然,很多人身上的“小疙瘩”一般都是皮下脂肪瘤或腱鞘囊肿等良性疾病。而肉瘤一般在体积上比良性疾病大,同时摸上去质地较为生硬。“我们建议大家身上如果一旦发现体表有持续增大的‘小疙瘩’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陈勇说。
早发现对于肉瘤较为关键。专家建议,对于体表外的“小疙瘩”要留一个“心眼”,另外一年一度的体检也是极为关键。一般小于5cm的腹膜后肉瘤在腹部B超下就能被“俘获”,此时及时施治将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在发现肢体肿块时,很多人会选择“眼不见为净”,认为到小诊所做个门诊手术直接切除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未取得病理就切除肿块”的做法,极有可能留下复发转移的隐患。陈勇表示,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的肉瘤术后复发率与美国最好的安德森肿瘤诊治中心相当,基本控制在10%—15%左右。总之,当怀疑软组织肉瘤时,切莫“一切了之”,专家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在经过影像学的检查后,通过粗针穿刺的方式获取部分肿块组织进行病理诊断,通过“金标准”来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区分不同的病理分型,进而“对症施治”,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