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重症医学学科主任刘晓青教授、呼研院院长助理杨子峰教授
又到流感高发季
南北发病有差异
为什么每年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流感呢?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黎毅敏解释说,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亚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抗原性的不同,可进一步细分,如H5N1、H7N9等。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包括发烧、咽痛、咳嗽和身体不适等呼吸道症状。
因为流感病毒会随着季节变化,当外环境达到适合其发作和扩散的条件时,就有可能在人群中不同程度地流行“作怪”。
但流感在南北方的发病会有差异。杨子峰指出,在北方,流感病毒一般在冬季流行,在12月左右会陆续出现一个发病高峰。而在南方,尤其是处于亚热带的广州,通常会有两个流行段,一个是冬季流感,另一个则是春夏交汇之际。
“流感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这也是流感区分于其他病毒的一个明显特征。”杨子峰补充道。
这些人群更易感
年轻人也别大意
黎毅敏介绍,流感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低温和干燥的气候更有利于流感病毒传播。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感染也是通过这些途径传播的。
流感病毒感染人群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病毒在其飞沫、鼻涕和痰液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住院患者在发病后持续排毒一周或更长的时间。
一般来说,流感和感冒患者都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非常容易混淆,到底应该如何区别呢?黎毅敏指出,流感病人除了发烧、咳嗽、打喷嚏等外,一般还有咽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但准确诊断还需要做一些病原学的检查。
刘晓青则介绍,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小于5岁的儿童(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大于65岁的老人;
3.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系统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
4.肥胖者(BMI大于30);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刘晓青提醒,自认为年富力强的青壮年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不排除有人身患隐蔽性疾病未被发现,比如高血压或糖尿病症状不明显的,仗着年轻没有规范治疗埋下隐患;也有些青壮年人群长期抽烟、喝酒、熬夜,免疫力低下,一旦感染流感,身体很快垮了下来,也会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虽然流感年年有,但基本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大部分轻症患者通过充分的休息可以达到自愈,但孕产妇、儿童、老人、肥胖者、伴有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属于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如没有得到早发现、早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呼吸衰竭进展快速,发展为重症时,则需要生命支持、肺保护、抗病毒治疗等,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危及生命。
“所以,千万别不把流感当回事,一旦出现流感症状,一定要防恶化,避免从轻症转为重症甚至是危重症。”刘晓青再三提醒。
热点问答
出现什么症状该就医?
老人如果出现呼吸不顺畅,或反应变慢、没胃口,特别是精神状态不好,要及时就医;孩子出现高热症状,精神差、活动能力下降等,也要就医。
“小孩不善表达症状,老人可能感觉比较迟钝,又不喜欢麻烦家人,通常忍着不说。但是老人和小孩的病情往往都是变化最快的,也是特别容易发展为重症的,所以家人一定要多留心,密切观察。 ”黎毅敏建议。
吃药能预防流感吗?
流感一旦发生,只能是通过服药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我发现很多人的家庭药箱里常年都囤着很多药,也有很多人问,能否服药预防流感,我不建议这么做。”杨子峰表示,首先,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是很成熟的,包括金刚烷、奥司他韦等也不缺,所以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囤药。其次,不建议大家预防性用药,一是基本没什么效果,二是可能还潜在耐药风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最好不要擅自吃药,给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预防流感怎么做?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切断流感传播的途径:
针对飞沫传播,应注意个人卫生,建议使用口罩等个人保护装备,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挡;不随地吐痰及乱抛垃圾。
针对接触传播,做到勤洗手,注意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和触摸一些日常共用物品(如柜台、电话、键盘、门把、遥控器等);垃圾桶要盖好及定时清洗。
针对空气传播,室内密闭环境要做好表面擦拭清洁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卫生。公众尽量避免聚集。
儿童、孕妇、肥胖者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应接种疫苗。(全媒体记者翁淑贤、张青梅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