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的损害,造成残疾,是导致关节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不过很多患者在治疗时会陷入误区,不敢使用较强的抗风湿药,担心自己以后病情加重时会无药可用。真的是这样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教授为患者进行解答。
抗风湿药分两大类
黄建林介绍,目前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抗风湿药主要有两大类,一大类就是化学合成的抗风湿药,另一大类是生物制剂。前者化学合成的抗风湿药又分传统合成的抗风湿药(如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等)和靶向合成的抗风湿药(如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布)。生物制剂目前有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培塞利珠单抗等)和白介素6受体的拮抗剂(如托珠单抗)。这些生物制剂又分为原研的生物制剂和生物类似药,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的抗风湿药又称之为靶向药物。靶向药物一般被认为是比较有效和强力的抗风湿药。
规范用药有指南
我国风湿病学会和欧美风湿学会的类风湿指南或推荐中均指出,如果患者使用传统的抗风湿药(主要指甲氨喋呤)治疗效果不好,即:3个月病情没有改善50%,或6个月没有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病情缓解,医生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或者靶向合成的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以尽快控制病情。
回到以上病人所问的问题:现在用比较高级的药物进行治疗,是不是以后没有药可用?黄建林教授分析,有此担心的患者可能是受抗生素的使用观念影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也许有类似情况,但不完全相同。
尽快控制有利预后
黄建林介绍,一方面,医生希望对疾病进行早期治疗。也就是说在病情还不是很严重,关节还没有明显破坏和变形的时候,如果第一阶段的甲氨喋呤治疗效果不理想,存在预后不良因素(RF和/或ACPA阳性,尤其高水平,早期存在关节侵蚀,肿胀关节计数多,血沉和C反应蛋白高等),则考虑早期就开始使用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药,效果会比等到病情已经晚期和关节受损比较严重的时候再使用来得更好。
另一方面,类风湿的治疗目标是达标治疗。所谓的达标治疗,就是朝着病情缓解或者是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去努力,在第一阶段治疗中,医生希望三个月以内病情改善50%,六个月的时候达到疾病缓解或者是低疾病活动度。如果没有达到,就要加强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尽快达标。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
令类友们放心的是,经过国家医保的强有力的谈判,目前治疗类风湿的生物制剂或靶向药已大幅降价,并进入了全国医保报销。(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扬 戴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