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晚饭吃进太多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所以开始照搬“过午不食”来进行减肥。事实上,过午不食可能让你更胖。 过午不食是什么? “过午不食”,简单地说,就是过了“午”时就不再进食,大概意思是“正午”(11时到13时)以后,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进食了。最初源于佛教,是佛教的戒律之一,被认为有身心安宁,易入禅定,减少欲望等多种好处。 过午不食可能让你更胖 如果单从减肥需要热量消耗大于摄入这个角度出发,“过午不食”使热量摄入减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减肥。 但是减肥不能单单考虑热量消耗的情况,还要考虑身体的条件。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那么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调节体重的两种激素含量将大幅度偏离正常值:能够增长食欲、刺激饥饿感、加速胃排空及胃酸分泌的脑肠肽会急速增加;能够降低食欲、抑制脂肪细胞合成的瘦素则会大幅减少。如果这样,人在“过午不食”后不仅不会瘦,反而有可能更容易胖。
而且,专家指出,即使在佛门中,也不是绝对过午禁食,而是有茶羹等灵活变通作法。传统中医学并不认同这种做法,尤其是现代人普遍睡眠较晚,更难以做到这点。长期坚持过午不食可能会造成低血糖,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不良后果。
偶尔过午少食对健康有好处 虽然“过午不食”对身体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偶尔过午少食,对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专家表示,过午少食,如下午2点后不再进食固体食物,或2点后不再进食除水果、水之外的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晚餐少食,不吃夜宵等举动能改善内分泌和体质。但是,低血糖或低血压病人、年龄太大者、糖尿病,尤其在使用胰岛素者、肾脏病病人、病态性肥胖者、胃病,尤其是消化性溃疡者应按时用餐,不宜过午不食。
|